“銀行免費短信正在消失”相關話題在微博上引發關注。
近日,又有銀行發布了相關公告。寧波銀行公告,自2025年11月起對個人借記卡服務收費進行調整,其中動賬短信服務價格調整為2元/月/賬戶,0.01元起發送。
不過,并非所有客戶均需付費。寧波銀行在公告中明確,三類客戶可享受免費服務:一是60歲以上客戶免費;二是月日均資產30萬(含)以上客戶免費;三是社保卡免費。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商業銀行對動賬短信業務進行調整。1月1日起,民生銀行恢復執行每月2元的短信即時通收費標準;5月10日,新疆匯和銀行開始收取1元/月/賬戶的費用;7月1日,甘肅農信將1000元以下交易短信調整為2元/月/手機號。
湖北農信、貴州農信、遼寧振興銀行、廣東華興銀行等機構也在9月前后密集發布調整公告。
此外,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多家銀行公告,上調動賬短信提醒起點金額,普遍升到100元至500元區間不等,部分銀行甚至將提醒門檻提至千元。也就是說,交易金額在未達到提醒起點金額時,銀行將不再發送短信通知。
今年3月份,中國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將于2025年4月17日起,對于享受終身免費短信動賬通知服務的個人客戶,調整其賬戶變動觸發短信通知的默認交易起點金額為100元人民幣。
同樣在今年3月,湖北銀行宣布,該行將于2025年3月27日起將個人借記卡賬戶動賬提醒短信默認起點金額提高至100元,即單筆交易金額100元(含)以下的交易不再發送短信通知,單筆交易金額100元以上的交易照常發送短信通知。
今年8月,廣東華興銀行發布公告,自2025年9月16日09:00起,該行將停止發送賬戶動賬金額在500元以下的動賬短信。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盈利壓力,成本因素也是銀行調整短信服務的重要原因。相較于手機銀行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傳統短信通知的成本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