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拓竹科技創始人陶冶發布上千字的朋友圈截圖公開傳播。
該帖文稱“老東家投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協議里面還特別安排了拓竹相關的條款”。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個渠道證實了該帖文的真實性。
這也是近期第二個在社交媒體公開發文的科技企業創始人,上一個是市值超1000億的影石創新(688775.SH)創始人劉靖康。
大疆公司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大疆投資3D打印公司信息屬實。本次投資是基于其對消費級3D打印技術發展潛力、行業增長潛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對創新科技一貫的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市場傳言稱,大疆投資的3D打印企業為智能派。不過,大疆回應中沒有點名被投資方。另據天眼查,智能派目前沒有股權變更的相關信息,公司公開的融資記錄還停留在2022年的A輪。
在2020年創立拓竹科技前,陶冶在大疆有一段8年的工作經歷,原先是大疆消費級無人機事業部負責人,后創業選擇了3D打印這個當時看起來不太性感的賽道,如今迎來爆發。
近年來,3D打印逐漸從一個小而美的賽道,走進尋常百姓家。
目前,消費級3D打印機價格較三年前下降了60%,入門僅需2000元以內,各家生態社區模型逐漸完善,以Hitem3D為代表的AI工具大幅降低創作門檻,為消費級3D打印的普及提供了軟件條件。
在這期間,拓竹科技、創想三維、縱維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業合計掌握全球入門級3D打印機九成市場份額,拓竹科技領先優勢明顯。

3D打印不再是極客玩具
種種數據表明,3D打印正在成為一門好生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0.5%,增速高于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
市場研究機構CONTEXT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門級3D打印機出貨量突破100萬臺,同比增長15%,中國供應商貢獻了其中95%的份額,主要由拓竹科技、創想三維貢獻。
消費級3D打印市場的競爭格局近年來發生了深刻變化,已從早期的分散競爭演變為當前由少數中國品牌主導。
特別是,以深圳為核心的市場結構逐漸形成。《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8月報道,Creality、Bambu Lab、Elegoo分別是深圳企業創想三維、拓竹科技、智能派創設的出海品牌。深圳還有升華三維、深圳快造等品牌新銳,更有極光創新、大族激光、安克創新等上市企業的入局。深圳已初步形成建模系統、材料、設備、應用服務的3D打印全產業鏈,堪稱“消費級3D打印第一城”。
其中,創想三維、拓竹科技、縱維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業合計掌握全球入門級3D打印機九成市場份額,有著深圳3D打印“四小龍”之稱。
拓竹科技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據媒體報道稱,拓竹2024年實現營收55億至60億元,凈利潤接近20億元,今年第一季度,拓竹的營收就已達20億。另根據招股書,創想三維2024年營收為22.88億元,凈利潤為8866萬元。
最近幾年,特別是今年消費級3D打印正從極客玩具向真正的桌面創意中心和小型生產工具轉變,深入教育、定制化潮玩、小型零件制造等更多場景,這也是市場持續增長的關鍵。
在入門級3D打印領域,智能派迅速起量。2019年,智能派推出首款光固化打印機Mars,以299美元的價格打破高價壟斷,隨后持續推出4K、6K、16K機型,穩居中低價位市場。2024年,智能派科技銷售額達16億元,3D打印機出貨量達55萬臺。
業內人士稱,如果大疆入股智能派,作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公司,大疆在技術上肯定能給一些賦能,渠道資源上也有支持空間。智能派目前在市場價格上具備競爭力,營銷能力強,但技術和產品力上仍有潛力。
如今的大疆早就不僅僅局限于無人機,而是一家多品類公司,涵蓋無人機、運動相機、全景相機、戶外電源和掃地機器人等。
正浩創始人王雷原先也是大疆電池研發部負責人,后創業進入當時還小眾的便攜儲能電源市場。如今,大疆也切入了戶外電源領域。
在陶冶朋友圈發出后,一位正浩創新聯合創始人評論,“實際上,場上的隊有很多,不能成為隊友還能結盟,而且關鍵是,場下還有無數的觀眾在看著臺上發生的點點滴滴。”
3D打印的競爭底牌
歸根結底,3D打印是一個靠產品說話的行業。其護城河體現在多個維度,涵蓋硬件、軟件和內容生態閉環,缺一不可。
如在硬件層面,技術的升級加速了打印的速度、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這些都是消費者直觀的體驗。
2022年4月,拓竹推出首款產品Bambu Lab X1系列高速多色3D打印機,這款產品在性能上接近工業級產品,價格卻不到1萬元,實現了“工業級性能,消費級價格”。
也正是這款產品成為后來行業學習競爭的焦點,但能在價格和產品上超越公司并不簡單。
陶冶在其朋友圈中提到,“狼肯定會來的我們從來沒懷疑過。只是沒想到狼拿著我們的產品做參考設計開發產品花費的時間比預想長,我們又得到了額外的兩年時間來囤積糧草,厲兵秣馬。”
生態系統與社區是增強用戶黏性和耗材等復購的關鍵,也是拉低使用門檻的關鍵因素,頭部企業普遍自建模型社區,提供海量可一鍵打印的模型。
在3D打印愛好者社群中,拓竹科技旗下的MakerWorld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上線僅兩年,其官方數據顯示月活躍用戶已近千萬,3D模型數量超過百萬。MakerWorld社區近日還對外發布聲明,已對Creality Cloud(創想三維)、Nexprint(愛樂酷)、MakerOnline(縱維立方)等平臺采取法律行動。
另外,多數3D打印廠商并不只局限于賣機器,而是擁有各自對應的切片工具,并且部分還接入了3D大模型,這也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競爭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完善的電子與精密制造產業鏈,使得企業能夠實現極高的生產效率。
例如有的企業能達到每2分鐘組裝一臺3D打印機的水平,并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進行產品迭代,這也是大多數3D打印頭部企業在深圳的原因。
在講完“老東家”之后,陶冶坦誠,他已經預想到行業競爭會變得激烈。
“過去幾年我們總是不停地對股東說‘不要看今年形勢一片大好就樂觀預測明年的情況,明年估計很困難’,狼來了好幾次,以至于他們都不信我們的話了,以為我過度謙虛。不過狼肯定會來的,我們從來沒懷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