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外圍,A股明顯較強!
今日(11月5日)早盤,外圍市場全線暴跌,但A股在低開之后,明顯走強。相對于指數,盤面結構走強的特征更為明顯:上漲個股一度超2700只,大于下跌個股。此外,A50早盤一度殺跌超1%,但隨即V型反彈,跌幅快速收窄。
分析人士認為,三大利好集體在盤面演繹,是A股相對較強的重要原因。一是,2025年10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6%,較上月回升1個百分點,顯示經濟活力穩中有升;二是,根據11月4日央行的公告,中期市場流動性持續釋放;三是,熱點概念板塊持續活躍,早盤海南板塊再度大漲,福建板塊也出現異動。有熱點的市場,才能留得住人氣。
不過,當下市場對于外圍可能仍存疑慮,特別是美國政府關門超預期之后帶來的流動性收縮。那么,這一影響究竟會有多大?
三大利好支撐A股
11月5日開盤,滬指低開0.95%,深成指低開1.68%,創業板指低開2.08%。存儲器、CPO方向領跌,黃金、半導體、鋰電池、AI應用、儲能題材跌幅靠前。但隨后,市場顯著反彈,北證50一度率先飄紅,創業板指跌幅亦一度收縮至1%以內。
早盤,亦有三大利好支撐市場。
第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調查的中國倉儲指數,2025年10月份為50.6%,較上月回升1個百分點。從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業務量指數、設施利用率指數、期末庫存指數、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有所上升,升幅在0.6至3.8個百分點之間;企業員工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0.4和3.4個百分點。該指數9月新訂單指數重回擴張區間,顯示行業呈現復蘇態勢。
第二,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預告稱,將在5日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3個月(91天)。另外,根據11月4日的公告,央行在10月已恢復國債買賣操作,在當月投放200億元。在此之前,央行已連續八個月階段性暫停操作。中期流動性的持續釋放,緩解了市場對于外圍流動性收縮的擔心。
第三,結構上,依然有紅利搭臺和題材共舞的節奏。今天早上,工行創歷史新高。同時,區域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海南、福建等板塊表現依然活躍,海南自貿區板塊盤初沖高,海馬汽車漲停,海峽股份、洲際油氣、欣龍控股、羅牛山、康芝藥業跟漲。福建板塊中,中能電氣、夏工股份、雪人集團、平潭發展、安記食品、太陽電纜等漲?;驖q幅超過10%。
“鬧劇”影響究竟多大?
事實上,此次全球市場調整,主要是美國流動性突然緊張所致。而導致這一局面的主因是美國政府“關門鬧劇”。那么,此次影響究竟有多大?
中金公司表示,美國政府持續關門抽走流動性,待開門后有望緩解流動性壓力。往前看,伴隨美國財政赤字持續高位,如果海外和美聯儲不增持美債,那么美國金融機構尤其高杠桿的對沖基金將承接更多美債,累積金融風險。
回購市場持續增加的融資需求與壓力最終或仍迫使美聯儲開啟擴表,即財政主導、重啟擴表。基準情形下,預計美聯儲最快明年一季度最遲三季度重啟擴表。如果擔保隔夜融資市場關鍵利差持續處于疫情以來高位,不排除美聯儲年內重啟擴表。
不過,華泰證券認為,美國流動性危機的敘事夸大其詞。此前美國準備金規模偏少是事實,這也是美聯儲10月會議宣布12月1日結束縮表的原因:9月準備金銀行總資產已經突破充足區間(ample)的臨界點,顯示準備金偏少;9月以來SOFR-FFR的中樞持續上移,甚至在非月末時候明顯跳升,而10月31日SOFR利率明顯上升;10月下半月SRF(常設回購便利)使用量也明顯增加。
當前與2019年不同的是,準備金規模目前處于充足區間,美聯儲沒有太大壓力現在就開始擴表增加準備金。但往前看,如果準備金規模不隨著經濟擴張而增加,準備金就會變得稀缺,所以美聯儲明年某個時點將再次擴表,比如通過購買短期國債增加準備金。但這與危機后的QE不同,購買短期國債不影響長端收益率。
美股殺跌的主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對股市估值偏貴的擔心,例如GS和MS的CEO近日都警告市場有大幅下跌風險;二是12月降息的不確定性,周一幾名美聯儲委員講話都對12月降息表達開放態度。隨著月末流動性緊張過去,SOFR將高位回落。
排版:王璐璐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