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在4000點下方持續震蕩,科技成長板塊再度回調。而前期滯漲的紅利與消費等傳統價值板塊能否扛起領漲大旗、助力市場沖關4000點,成為資金關注的焦點。
隨著三季報披露完畢,公募持倉動向被視為研判后市的重要線索。從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三季報來看,行業“冰火兩重天”的特征愈發顯著:成長與價值賽道收益率懸殊,機構對熱門板塊的分歧也快速升溫。
有業內人士提示,部分熱門賽道估值已顯局部泡沫化,而新基金建倉節奏放緩、規模膨脹帶來的調倉難度,亦成為下一階段行業的重要變量。
高景氣成長賽道占優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睿遠成長價值規模已超200億元,該基金三季度凈值漲超50%,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顯著提升,重點配置了互聯網科技、光模塊、印制電路板(PCB)、芯片、光伏等高景氣賽道。基金經理傅鵬博等依舊看好人工智能(AI),盡管板塊短期漲幅已高、市場分歧升溫,同時投資者也對科技巨頭巨額資本開支的效益心存疑慮,但放眼更長周期,行業或仍處早期發展階段。
傅鵬博等在三季報中表示,未來組合調整的重點依舊在于挑選主營處于高景氣度、得益于所處產業鏈高速成長的公司,最終落實到業績能夠大概率高速增長的個股。他們相信,逆周期調節和擴大內需的舉措,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提升國內需求和價格水平,屆時相關個股會有較好的表現。
近250億元規模的興全合潤三季度凈值漲36.16%,重倉光模塊、PCB及儲能電池等板塊。基金經理謝治宇認為,以光模塊和PCB為代表的海外算力板塊繼續成為驅動市場上漲的主要力量。面對技術浪潮,需同時保持樂觀和謹慎,基金總體維持較高倉位,“基本面和流動性的良性互動才剛剛開始,有利于驅動市場長期趨勢發生反轉”。
規模超320億元、位列全市場主動權益第二的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度凈值漲超20%。基金經理葛蘭依舊長期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及消費醫療領域的投資價值。她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創新藥出海授權仍然火熱,醫藥創新產業鏈繼續展現蓬勃發展態勢。展望四季度,地緣政治或帶來一定程度的擾動,但創新升級、消費復蘇及國產替代作為醫藥行業核心驅動力的邏輯并未改變。
規模超160億元的銀河創新成長三季度凈值漲超50%,收益主要源于科技板塊,該基金三季度末重倉股集中于半導體產業鏈等硬科技行業。基金經理鄭巍山在三季報中表示,后續仍然會延續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注重產業趨勢和公司基本面研究,繼續看好AI帶來的新需求以及半導體產業周期的復蘇,對國產化前景繼續保持樂觀。
張坤執掌的易方達藍籌精選,為全市場最大主動權益基金,三季度調倉醫藥、消費、科技等板塊,凈值漲16.37%,漲幅相對溫和。張坤在三季報中指出,短期來看,“市場先生”的情緒時常不穩定,時而過于興奮,時而過于沮喪,有時放大短期的因素,而忽略了長期重要的結構性因素。
張坤在組合中仍高配內需公司。在他看來,“市場先生”當前的核心考題有二:一是行業能否持續成長,二是價格指數的負向循環能否打破。基于基礎概率,中國內需市場長期仍是投資的沃土,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邊際。
傳統價值股漲不動
三季度市場風格轉向成長,這讓價值派基金經理們“坐立難安”,但他們仍期望能在消費和紅利資產中挖掘投資機會。
其中,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板塊漲幅偏低。Wind數據顯示,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食品飲料行業指數三季度僅上漲2.44%,位列第27。消費基金受板塊漲幅靠后以及國內消費行業承壓影響,業績表現較為一般。
易方達消費行業是目前規模最大的主動股票型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白酒、玻璃、家電、飲料等領域。作為一位傳統價值派基金經理,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并未站在今年的行業風口上。該基金三季度凈值上漲8.83%,但截至10月29日,年內凈值下跌了1.2%。
盡管蕭楠是一位長期堅守消費行業的基金經理,但他的持倉并非一成不變。2023年三季度,其對投資組合進行了調整:一方面,對白酒配置結構進行優化,增加那些能夠珍視品牌價值、主動求變以應對行業變化的公司,同時減持一些在價格管理和內部治理上乏善可陳的公司。另一方面,增加汽車零部件的配置,并在整車配置上進行一定調整,用一些低估值品種替換部分高估值品種。此外,基于對美國房地產周期的樂觀估計,蕭楠還增加了對美出口類公司的敞口。
另一位重倉白酒、家電等傳統行業的基金經理劉彥春,其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三季度漲幅為9.09%,年內收益率不足1%。盡管如此,劉彥春對傳統產業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他指出,“關注逆周期政策的再次加碼以及供給側的調整,一旦資產價格企穩,巨量的超額儲蓄會逐步釋放,內需動能也將恢復,相關領域的股票有望迎來盈利和估值水平同步回升。”
基金經理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在三季度聚焦優質消費公司,基金三季度凈值上漲11.02%。截至10月29日,其年內凈值上漲5.52%。胡昕煒認為,部分價值型的消費公司處于價值底部區域,估值已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他繼續加大了對部分成長型消費公司的投資力度。
談及消費何時回暖,胡昕煒表示,國內消費狀況的改善仍需等待中國經濟更多積極信號的出現。
紅利資產在三季度表現平淡,直接導致重倉銀行、保險等股票的基金遭遇了一番虧損。價值派老將焦巍在季報中感慨,“牛市思維下,只要不買紅利和消費資產,賺錢就像呼吸一樣簡單。”他管理的銀華富裕主題在三季度凈值虧損超3.5%。
焦巍在季報中表達了對估值泡沫的警惕。他指出,“一個良好的‘牛市’需要較好的上市公司盈利支持,也不可能脫離估值的引力,把樹長到天上去。如果一味認為在‘牛市’環境下就可以脫離基本面而極度狂熱,2015年的教訓歷歷在目。”
焦巍還表示,作為踏空科技行情的基金管理人,他承認當前科技發展正處于重大變革時刻,未來也將深刻改變社會結構和投資格局。
機遇與風險并存
三季度市場活躍,讓基金經理感受到投資難度正在加大,結構化行情加劇。
國金量化多因子基金經理馬芳等人在三季報中指出,三季度的市場活躍度處于近五年較高水平,與2024年四季度的市場活躍度有一定可比性。
馬芳等人認為,當市場出現指數權重股主導拉升或單一賽道領漲的結構性行情時,以寬基為業績比較基準的量化組合通常難以獲取穩定的超額收益。同時,行情高度集中的市場環境通常難以長期持續,市場風格出現均值回歸時,將有助于提升超額收益的穩定性。
此前因建倉節奏慢而備受討論的大成基金經理徐彥表示,已在三季度完成了建倉。他提到,和其他基金經理類似,同樣買入了一些相對更有安全邊際的個股,但這些個股未必是良好的投資機會。
對于三季度市場過快的漲幅,一些基金經理的態度更加謹慎,并作出了風險提示。
“本季度基金表現一般,今年以來的超額收益進一步被削弱。在市場情緒高漲階段,我們的步伐可能更趨謹慎。”景順長城基金經理楊銳文表示,這種謹慎源于對投資本質的堅守,選擇與那些真正具備長期生命力的企業為伍。
楊銳文認為,盡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合理區間,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熱門賽道交易擁擠度已處于歷史高位,資金虹吸效應顯著,甚至已引發局部泡沫化風險。當下的市場異常亢奮,但更需保持冷靜,理性看待市場熱度。
同樣管理著較大規模資金的楊銳文,也深感組合調整的不易。龐大的資金規模使得短期交易成本高昂,靈活性受限,這決定了他必須摒棄追逐熱點的短期行為,轉而堅持長期投資視角。
中歐數字經濟在三季度規模增長超百億,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三季度凈值近80%的大幅上漲。基金經理馮爐丹在三季報中表示,基金保持了高倉位配置,主要聚焦于AI基礎設施、智能機器人與智能駕駛等方向。
不過,馮爐丹提醒投資者,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上漲,AI板塊整體估值已不再處于低位區間,部分熱門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對未來多年高速成長的樂觀預期。當前,AI板塊的投資機遇與風險并存:機遇在于AI技術正處于加速迭代和商業化落地的黎明期,產業天花板極高。而風險在于,高估值意味著對業績兌現的要求更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流動性及宏觀因素變化的沖擊,板塊波動性會顯著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