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間,聚和材料(688503)發布公告,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宜,目前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港股上市具體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
聚和材料表示,本次籌劃港股上市是基于公司全球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需要,有助于提升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可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源與機制優勢,優化資本結構,拓寬多元融資渠道。
聚和材料專業從事新型電子漿料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光伏電池用導電漿料。目前,公司產品線已覆蓋市場上幾乎所有電池技術路線,2025年上半年N型產品占比達96%,其中BC及HJT等新型漿料單月出貨量突破2噸。
客戶結構方面,聚和材料已進入了通威太陽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捷泰科技、正泰新能源、東方日升、橫店東磁、晶澳科技、阿特斯、中潤能源、英發睿能等頭部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商供應鏈。據統計,公司目前綜合市占率已接近35%,優勢產品已超過40%,居行業首位。
近年來,伴隨著海外光伏產業鏈的加速構建,導電漿料海外市場需求呈現高增態勢。聚和材料緊抓市場機遇,較早在海外進行布局,已建立起較強的客戶黏性。2021年至2024年,公司境外業務營收從3.33億元提升至9.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40%。
聚和材料表示,公司的海外客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海外建廠的中國企業,這類客戶的技術研發需求和漿料性能要求與國內情況類似,產品價格和商務條件方面也較為相似;二是純海外客戶,包括在印度、土耳其、歐洲、埃及、韓國和新加坡等地的本土企業。據悉,公司在印度市場市占率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并已在歐洲及埃及等市場開始批量出貨。隨著海外客戶的產線投產,預計2025年公司的海外業務占比將繼續提升。
在海外產能方面,聚和材料已在泰國完成子公司注冊,并完成年產600噸銀漿項目建設,以滿足國際客戶的交付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實現營收106.41億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2.39億元,同比下滑43%。出貨方面,公司1至9月光伏導電漿料的銷量超1450噸,其中單三季度出貨量超524噸,保持環比增長態勢。聚和材料表示,2025年出貨量目標為2000噸左右。
在做大做強主業的同時,聚和材料持續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同時橫向拓展孵化新產品、新業務,打造第二、第三成長曲線。
今年9月,聚和材料宣布與韓投伙伴(上海)創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SPC,收購SK Enpulse株式會社空白掩模相關業務板塊,交易作價680億韓元。公司表示,前述收購一方面能夠補齊國內尚未本土化的關鍵材料空白,同時有助于拓展半導體客戶資源,與現有業務形成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