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山東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披露工作正式落下帷幕。數據顯示,全省310家A股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總營收2.3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411.62億元,同比分別實現5.22%和0.85%的增長,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從盈利能力維度觀察,山東上市公司整體盈利面保持穩定。今年前三季度,超過八成的魯股實現盈利,其中32家公司歸母凈利潤邁入“10億元俱樂部”,頭部企業的盈利引領作用顯著。其中,海爾智家以173.7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領跑,這一盈利規模不僅在魯股中領先,也創下該公司上市以來的同期歷史新高。
前三季度,化工龍頭企業萬華化學實現歸母凈利潤91.57億元,數額僅次于海爾智家,該公司憑借在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能布局,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此外,濰柴動力、中際旭創、兗礦能源、華電國際、青島啤酒等5家企業的歸母凈利潤超過50億元,共同構成魯股盈利第一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業業績表現受行業周期影響呈現出顯著分化,如煤炭、造紙等傳統行業受周期性特征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承壓,而新興領域的科技行業、新消費行業業績迎高增長。
受益于數字經濟、AI技術發展等新興領域的需求爆發,中際旭創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1.32億元,同比增長90.05%。而“它經濟”的崛起,也讓中寵股份、乖寶寵物的業績實現高增長。
對于投資者而言,行業周期波動下的業績分化也為投資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把握周期波動規律、精準識別不同行業的景氣拐點,進而開展前瞻性布局,是穿越市場波動、實現穩健投資的關鍵。
魯股中的“績優黑馬”同樣引人注目。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有半數魯股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31家公司增幅超過100%,高增長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恒譽環保表現突出,該公司在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446.17萬元,同比增幅高達17879.81%。公司方面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英國大額訂單的落地,帶動設備制造產能利用率提升至100%。此外,先達股份、天能重工、春雪食品等企業,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0倍。其中,農藥企業先達股份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幅達到3064.56%,主要受益于其主打產品烯草酮的價格大幅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和科創板企業在業績高增長企業中的占比較大,這正凸顯出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的賦能作用。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出臺多項扶持政策,為科技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山東作為制造業大省,近年來也在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而創業板、科創板魯股的高增長,正是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成效的直接體現。
總體來看,2025年山東上市公司三季報呈現出“頭部穩健、黑馬涌現、科技引領”的特點,310家公司在實現總盈利超1400億元的同時,也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活力。隨著山東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未來上市公司群體有望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