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中科星圖(688568.SH)正式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經營穩健,實現營業收入22.08億元,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5.22億元,同比增長33.20%,研發費用率高達23.62%,為技術創新與業務拓展筑牢根基。與此同時,三季度單季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達8783.60萬元,同比激增458.61%,強勁的現金流表現與公司低空經濟等核心業務多項目接連落地形成良性呼應,彰顯了業務發展的高質量與可持續性。
隨著國家低空經濟戰略深入推進,低空空域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愈發凸顯,已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在低空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節點,中科星圖率先提出“以天強空、以算制空”的核心主張,并構建了“1+2+N+M”戰略體系,明確了以“低空一朵云”為技術底座,依托青島數字化仿真試驗場與合肥物理試驗場兩大試驗平臺驗證技術路徑,在全國N個城市打造示范項目,最終賦能M個行業場景的發展路徑,為公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深耕細作奠定了堅實的戰略基礎。
2025年以來,中科星圖在低空經濟領域全面發力,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成熟的解決方案以及精準的戰略布局,市場拓展成效顯著,先后斬獲青島、湖州、福州、南寧、深圳、重慶、廈門、西寧、南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陽等十余座城市及地區的低空相關建設項目。公司堅持因地制宜的發展理念,針對不同地區的低空經濟發展基礎與特色訴求,量身打造差異化的低空管理與服務體系,不僅能切實保障區域低空飛行安全,更能有效帶動政務巡檢、低空物流等領域產生實際經濟收益,為當地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廈門,中科星圖中標“廈門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及政務側‘一網統飛’平臺項目”,創新采用“雙平臺架構”,系統構建覆蓋全市的低空運行管理與政務飛行服務體系。依托“星圖云”平臺及天基衛星、空基遙感、計算仿真等核心技術能力,公司夯實了低空管理及應用的底層數據和技術基礎。該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廈門市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與政務無人機應用效能,為兩違巡查、交通巡查、城市安防、應急指揮、生態監測等多元化場景提供統一的低空數字化底座,推動廈門低空經濟規范有序發展。
重慶項目則成為中科星圖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現。公司成功中標“重慶低空飛行管理數字底座基礎能力建設項目”,將構建全方位、智能化的低空管理解決方案,重點推動重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助力城市空中交通空機一體化管理系統基本建成。項目以“看得見、管得住、算得清”的低空數字底座為核心,打通數據、規則與算力壁壘,將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重慶樣板”。
針對重慶地形環境復雜、氣象條件多變的特點,中科星圖依托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建模技術,通過網格化構建與LOD(細節層次)技術,實現數據的高效存儲與加載,目前已支持10萬平方公里底板數據的網格化構建,為重慶全域低空態勢可視化提供“高清數字畫布”,為無人機航線規劃、禁飛區管理等提供“精準坐標參考”,徹底改變了傳統測繪需數月才能完成基礎建模的現狀,彰顯了“以天強空、以算制空”的核心優勢。
西寧項目同樣創下行業標桿。中科星圖中標實施的“西寧低空智航飛行服務平臺項目”,是全國首個高原低空智航應用平臺,專為解決高原地區低空飛行管理難題量身打造。目前,該平臺已具備服務交警、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15大類行業的能力,覆蓋低空+環境監測、低空+交通管理、低空+應急救援、低空+城市治理等約300項低空應用場景,將有效推動高原低空飛行規范化、智能化發展,填補了我國高原地區低空智航應用領域的空白。
在南陽,中科星圖與南陽鐵航投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低空經濟標桿場景應用示范基地建設”項目。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與技術優勢,強強聯合打造融合AI與無人機的智能平臺,推動無人機與AI技術在多個行業規模化落地,將平臺打造成低空經濟的“場景賦能引擎”,助力當地產業運營模式重塑,探索低空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密集落地,標志著中科星圖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市場拓展取得階段性重大突破,其定制化低空管理與服務體系已獲得全國多地的廣泛認可。目前,中科星圖已實現“線下簽約10余城、線上服務60余城”的市場布局,在全國低空經濟浪潮中脫穎而出,成為低空經濟賽道的核心領航者。
當前,低空經濟正處于從“政策驅動”向“技術驅動”的關鍵轉型期,中科星圖從“以天強空、以算制空”的戰略遠見,到“五位一體”的低空產品體系,再到跨域協同的生態布局,為行業提供了從“單點探索”到“體系化落地”的破局路徑和可復制的“低空方案”。未來,隨著技術研發的持續深入與市場布局的不斷完善,中科星圖將繼續深耕低空經濟領域,以技術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為我國低空經濟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