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已披露三季報的5414家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前三季度實現盈利,超五成實現凈利潤增長。一年多次分紅已成為常態,209家上市公司提出三季度分紅方案,合計計劃分紅382億元。
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鋼鐵、有色金屬、傳媒、非銀金融業績修復明顯。三季報披露后,有近500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上修全年業績預期,顯示其亮眼表現具有延續性。
近八成公司盈利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21時,共有5414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419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占比近八成;290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占比超過53%,業績增長比例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整體來看,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8萬億元,實現凈利潤4.54萬億元,營收、凈利潤的中位數分別為13.01億元、6461.1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46%、2.86%。如果以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的中位數分別為4.27%、5.78%。
分行業看,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除房地產行業業績整體承壓外,其余30個行業在前三季度均實現整體盈利,17個行業凈利潤增長。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傳媒、非銀金融等行業凈利潤增幅居前,同比增速分別達749%、41%、39%、38%,電子、計算機兩大科技行業景氣度維持高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30%。
聚焦第三季度經營表現,有14個行業實現單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經營業績增長呈現加速態勢。其中,非銀金融、交通運輸、電子、煤炭、電力設備等行業第三季度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20%,非銀金融第三季度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100%。
67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翻倍
Wind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倍的企業達到58家,679家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翻倍。
方正電機、晶瑞電材等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移動、招商銀行、中國海油等9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突破千億元。

從單季度盈利表現來看,有113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倍,6家上市公司實現百倍以上增長。中國人壽、工商銀行單季度凈利潤超過千億元,共有26家上市公司單季度凈利潤超百億元。
從行業來看,三季報中非金融A股盈利增速在較低基數背景下迎來邊際改善。大類行業中盈利增速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中游制造業。上游資源品和醫療保健業績降幅較半年報收窄,地產和消費服務相對承壓。
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與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加快恢復情況一致。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2%,為去年8月份以來各月累計最高增速;較1—8月份加快2.3個百分點,呈現加快恢復態勢。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于衛寧介紹,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新質生產力較快增長,疊加低基數效應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繼續回升。國家統計局觀察到,智能化、自動化領域創新持續推進,帶動智能消費設備制造、電子器件制造、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等行業前三季度利潤分別增長81.6%、39.7%、25.5%。
展望后市,目前業績表現亮眼的各行業業績延續性獲看好。隨著業績披露的深入,近一個月來有468家上市公司獲得券商上調全年業績預期。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現象預示著公司基本面的良好,且業績增長具有延續性,大幅度調高預測往往容易激發市場熱情。
A股上市公司的高分紅趨勢在今年三季報中繼續延續。據Wind統計,截至10月30日,A股共有219家上市公司提出三季度分紅方案,計劃分紅金額達466億元,擬分紅企業數量、分紅金額均保持在高位。上市公司落實一年多次分紅,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積極回報投資者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高技術企業領跑各行業
根據Wind統計,獲得業績預期上調的公司中,半導體、硬件設備、機械、電氣設備等高技術或裝備制造業相關上市公司家數領跑各行業,低位修復的有色金屬、生物醫藥、化工等行業也有相當多的企業獲得業績預期調升。
AI是科技板塊業績上升的核心驅動力。今年以來股價飆升260%、市值超1.5萬億元的工業富聯在三季度首次實現歸母凈利潤突破100億元,公司稱業績增長受AI服務器市場持續擴張、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柜產品規模化交付,以及AI算力需求強勁拉動。華泰證券同日披露研報稱其毛利率超預期,考慮到2026年AI服務器有望持續放量,上調其目標價。
與之類似的還有上游的芯片公司寒武紀。2025年第三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業收入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實現凈利潤5.6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寒武紀稱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國信證券在上修寒武紀業績預期時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貨較二季度末增加約10.4億元,為未來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反內卷”的主旋律下,新能源車市健康發展,鋰電行業動儲電池產銷兩旺。寧德時代在業績披露后獲得了超15家機構的業績預期上修,該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前三季度盈利已逼近去年全年。東吳證券在上修公司業績預期時表示,行業下游需求超預期,業績持續高增可期。
展望未來,申萬宏觀團隊認為,建材、鋼鐵等行業穩增長政策已出臺,加之企業加快清償款項約束投資上行,后續成本壓力有望逐步緩解。同時內需也在修復,預計企業盈利回升的趨勢不變,但需關注上游價格“超漲”對企業盈利的負面影響。
二級市場布局方面,隨著三季報業績落地,招商策略團隊建議,資金的行業布局可主要圍繞業績和“十五五”規劃指引展開。其中,重點關注業績有望延續較高增速的信息技術行業,比如通信設備、半導體、消費電子、游戲、計算機設備等,持續復蘇的中高端制造業,以及低位修復的資源品、醫藥生物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