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1年“喝酒吃藥”的結構性行情中,“30日炒基法”一度在基民圈子里流行,即用基金做短線,跟風追熱點買爆款,對一些持有30天免贖回費的基金進行高拋低吸。后來,這一策略進一步發展為“7日炒基法”,緊跟市場熱點,賺到就賣。
今年以來,權益市場火熱,且科技結構性行情突出,細分熱點層出不窮,此前沉寂已久的短線炒基戰法“重出江湖”。基民熱衷于炒作科技、黃金等熱門基金C類份額。三季度,多只績優科技主題基金在凈值大漲和資金涌入的推動下,規模增長十倍以上。有趣的是,其中部分基金被申購、贖回的份額均為數十億級別,顯示出一些基民將這些主動基金當成股票“短炒”的新趨勢。
投資者曬“基金超市”收益
“9月收益突破1萬了!”基民小楊分享自己的基金操作方法稱,“我開了個‘基金超市’,買的基本上都是‘7免’(即滿7天免贖回費)基金,哪只基金賺夠5個點就跑路。重點就是及時落袋為安,大道至簡,高拋低吸,有時候難免會因為‘賣飛’了而拍斷大腿,但整體收益為正就好。”
像小楊這樣快進快出的基民不在少數,他們的目標是尋找適合做短線的基金,不占用中長期資金,像中證A500等需要長線投資的寬基指數基金不在其考慮范圍內。在PCB概念大漲的時候,他們及時跟進相關主題基金,跟著“吃肉”,感嘆幸福到“頭暈目眩”;當短期風格輪動到電池時,又跟著主力加倉電池主題基金,甚至因場外基金效率太低,迫不及待在尾盤時刻追漲場內產品。
一些基金博主也熱衷于短線操作。例如,在支付寶、小紅書等平臺粉絲超過40萬的基金博主“梁帶逛”,每天實時曬出自己的買賣操作。她曬出的實盤持倉基金超過100只,平臺數據顯示其10月以來操作基金298次。同樣,另一個實盤金額超過百萬元的基金博主“一大發飛沖天”,持有90多只基金,10月以來操作318次。這些博主的持倉以“7免”的C類份額和ETF聯接基金為主,低吸建倉再高位波段賣出。由于他們每日曬出收益和當天實盤操作,受到愛“抄作業”的基民追捧。
炒績優基金成癮
在基民曬出的持倉中,像中航機遇領航混合、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混合、中歐數字經濟混合這樣的績優熱門基金時常現身。
三季度,中航機遇領航混合成為規模增長最多的主動權益基金之一,季末規模激增至132.31億元,是二季度末的12.47倍。這只基金由知名基金經理韓浩管理,因重倉英維克、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等熱門股,截至10月29日,該基金近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過190%。三季度,該基金A類、C類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高達88.64%、88.37%。從持倉情況來看,這只基金聚焦于具備高成長潛力的個股投資機會,如光模塊、薄膜鈮酸鋰、芯片級液冷等細分領域。
除了凈值大漲帶來的規模暴增外,中航機遇領航混合部分規模增量來自基民的踴躍申購。三季度,基金C類份額獲申購98.35億份,但同時被贖回66.48億份,凈申購31.87億份。
中歐數字經濟混合也是三季度規模增長較多的主動權益基金,三季度規模增長了114.94億元,從二季度末的15億元規模一舉躍升至百億級產品。在三季度,該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70%。這只基金以高倉位聚焦AI基礎設施、智能機器人與智能駕駛、AI應用、端側AI及國產AI產業鏈等方向,三季度小幅減倉AI基礎設施的同時,增配了智能機器人和端側AI相關標的。三季度,基金C類份額獲申購38.24億份,同時被贖回19.07億份,凈申購19.17億份。
此外,永贏基金公司旗下產品也是基民偏愛的標的。三季度主動權益規模增長最多的十只基金中,永贏基金占據了3個席位,分別為永贏科技智選混合、永贏睿信混合、永贏半導體產業智選混合,規模分別增加了103.55億元、94.01億元、71.87億元。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混合、永贏醫藥創新智選混合的規模增長也均在40億元以上。
其中,永贏科技智選混合、永贏睿信混合分別在8月27日、8月4日起限制單日100萬元以上大額申購,此后永贏科技智選混合將申購金額設置為不超過1萬元,但也無法抵擋普通投資者的熱情。三季度,永贏科技智選混合C類份額獲申購92.17億份,與此同時,贖回份額達到70.55億份。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混合則更夸張,三季度獲申購104.98億份,贖回份額103.14億份,基民在這只熱門基金上的“申贖換手率”接近100%。
不折騰才能提高收益
由于上述多只基金二季度末的份額不超過10億份,這意味著,大部分贖回的份額都是投資者三季度新申購的部分。也就是說,大量基民在三季度買入這些基金,又快速賣出,持有時間普遍較短。
在季報中,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混合基金經理“苦口婆心”地勸告投資者,永贏智選系列作為工具型產品系列,所布局的行業具有高成長性的特性,但不要用過去的業績去預測未來,當心估值擴張周期后的均值回歸。投資者應理性決策,做好風險控制,風險分散,從更理性、更長期的角度做好資產配置,不試著預測市場短期的漲跌,不折騰才能提高真實收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期賺錢不等于每天賺錢,若投資者錯過部分漲幅較高的“關鍵交易日”,持有的收益將大幅縮水,頻繁交易往往會折損基金收益,讓投資者錯失收益成長最快的階段。“基金本質上是長期投資工具,尤其是主動權益基金,如果頻繁買賣,不僅可能因為短期市場波動做出錯誤決策,增加投資風險,還會錯過基金長期上漲帶來的收益。”一位基金評價中心人士表示,“此外,頻繁的短期申贖,也會對基金規模穩定性構成壓力,導致基金經理投資決策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