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在10月30日最新召開的議息會議上連續第6次按兵不動,維持基準利率在0.5%的水平,符合市場預期。
日本央行自2024年退出量寬政策以來,至今總共兩次加息,基準利率仍維持在0.5%的低位,且日元對美元持續疲軟,近期再度跌破150關鍵點位。因此,雖然日本央行此次再度按兵不動,但市場和政策制定者均認為,日本央行再度加息壓力與迫切性漸增。
美元兌日元升破153
與此前會議一樣,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高田創(Hajime Takata)和田村直樹(Naoki Tamura)再度以2:7反對繼續維持利率水平,他們認為應加息25個基點至0.75%。
日本央行會后聲明顯示,當前日本的實際利率處于非常低的水平,貿易政策、對海外經濟的影響以及物價走勢方面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必須警惕這種不確定性對市場、日本經濟和物價發展的影響。若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其預測,并伴隨經濟和物價的改善,日本央行將繼續上調政策利率。目前,日本央行整體上仍將從可持續性、穩定實現2%通脹目標的角度,適度實施貨幣政策。
日本央行此次還更新了經濟和通脹預測,將2025財年GDP增長預測從0.6%上調至0.7%。對于2026財年和2027財年的GDP增速預測分別為0.7%和1.0%,與上次持平。在通脹前景方面,日本央行預計,2025~2027財年核心CPI分別為2.7%、1.8%和2.0%,與上次預期持平;同期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0.7%、0.7%、1.0%;“核心-核心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8%、2.0%、2.0%。
日本央行利率決議公布后,美元兌日元短線快速上揚,抹去此前跌幅轉漲,截至第一財經發稿時報153.08。今日會議前,美元兌日元一直在152一線徘徊,甚至跌破過152。在發布的風險報告中,日本央行也提及,未來匯率和進口價格(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存在波動風險。匯率波動對物價影響比過去更大,因為企業在提高價格和工資方面變得更加積極。報告還提出,需要關注近期財政擴張趨勢,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因為這可能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可能性。
加息壓力增大
在此次會議前,部分機構認為,日本央行不應受高市早苗政府影響,應在此次會議上就繼續加息,否則容易危及央行獨立性。雖然日本央行今日再度按兵不動,但來自市場和日本國內外政策制定者的加息施壓已越來越大。
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近期表示,日本近期的國內外的經濟和市場發展為日本央行在此次會議上推遲加息提供的理由甚少,相反,加息的必要性已經增加。高市政府已將對抗通脹作為其經濟政策的首要任務,不太可能強力干預日本央行的個別政策決定。迄今為止,高市新政府的溝通都遵循了《日本銀行法》,傳遞出“具體政策決定將交由日本央行”的信息。這反映出,日元疲軟可能會進一步加速日本通脹的情況,已不再符合新政府的意愿。
在2025外灘年會上,日本央行原行長白川方明和亞洲開發銀行前行長中尾武彥也均認為,日元疲軟不利于日本經濟,日本央行將調整加息進程。
白川方明表示,日本央行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主要基于以下兩點考量:一是所謂的核心通脹率仍低于2%,二是由于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額外不確定性。但在他看來,“日元貶值引發通脹,削弱實際潛在收入,這正是日本消費持續疲軟的原因之一。因此,日本央行需要逐步調整利率。”中尾武彥也表示,“我不喜歡日元貶值。日本國內有些人認為,讓日元貶值有助于增強日本競爭力并擺脫通縮。但在我看來,讓日元恢復合理走強才是對日本經濟更有利的選擇。日本央行應加快日本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這樣才有可能止住日元貶值的趨勢,或者讓日元變得更為堅挺。”
就連美國財長貝森特10月29日也罕見地公開敦促日本政府稱,應給予日本央行足夠的政策空間,以穩定通脹預期和匯率。這番言論直接指向了倡導低利率的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被市場解讀為美國對日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外部支持,加大了外界對日本央行即將加息的預期。貝森特發帖后,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從152.12走強至151.54附近。今年8月,貝森特也曾表示日本央行在應對通脹風險方面“落后于曲線”。本月稍早,他再次表示,如果日本央行遵循“適當的貨幣政策”,日元匯率將找到自己的水平。這些言論重燃了市場對于美國可能持續施壓日本央行,加快加息周期的預期。
在日央行政策委員會內部,隨著日本的核心通脹率已連續三年多高于央行2%的目標,部分委員也開始擔憂出現第二輪價格效應。除了高田創和田村直樹連續兩次公開呼吁加息外,此前被視為鴿派的日本委員野口旭(Asahi Noguchi)近期也發表了關于加息的積極言論。
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再次加息。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外匯策略師Shota Ryu表示:“如果日本要糾正日元疲軟,就必須通過貨幣干預或貨幣政策。市場共識是日本央行下一步將在年底或明年初加息,并在暫停后將借貸成本推高至1%。”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