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黃金期貨大賺14億元?傳聞主角公開辟謠!
近期有市場傳聞稱:“某券商首席炒黃金期貨,用3000萬元的本金,賺了14億元后,就辭職了?!?/p>
據券商中國消息,該說法昨日進一步擴散,昨日傍晚,傳聞主角在其朋友圈發文辟謠稱:“最早我聽到的版本,是某宏觀首席……謠言止于智者,兄弟姐妹們?!?/p>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真要獲得上述傳聞中描述的黃金期貨投資收益,則需要從黃金價格底部開始操作,通過浮盈,以杠桿加倉策略才有可能實現,但在上周開始的黃金市場大幅調整下,這種期貨的高杠桿交易策略,在來不及調整方向的情況下,極大可能是爆倉,甚至穿倉,其中的高風險并非常人所能承擔的。這種行情在期貨歷史上曾多次上演。
在盤整三個交易日之后,從本周一開始,國際金價下跌3.15%,而到了周二,國際金價再次跌超2%。6個交易日,國際金價跌去了近500美元/盎司。
滬指盤中突破4000點,下一個關鍵阻力位在哪里?
10月28日早盤,A股市場震蕩拉升,滬指一度站上4000點大關,創2015年8月19日以來新高。午后,市場風云突變,三大指數悉數轉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22%,深成指跌0.44%,創業板指跌0.15%。滬深兩市成交額2.15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1923億元。近期股指期貨表現也較為強勁,四大指數期貨處于高位,其中IC和IM的基差存在貼水。
物產中大期貨宏觀高級分析師周之云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ETF和杠桿資金保持穩定,市場換手率增幅不大的情況下,當前股市上漲的核心驅動力包括政策利好、市場情緒好轉、經濟復蘇預期增強、流動性寬松等。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滬指突破4000點時,整體市盈率相較于2007年和2015年更低,企業經營基本面改善將更好地支撐股價,避免由于去杠桿引發的市場回調。此外,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及美聯儲降息板上釘釘也為股市上漲提供了穩定的外部環境。
海通期貨研究員許青辰表示,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也是近期A股走強的原因。另外,海外權益市場表現較強,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美國9月CPI小幅低于市場預期,顯示特朗普政府關稅的影響在持續,但量級上總體可控。同日公布的10月Markit PMI數據相對偏強,顯示美國經濟在進入四季度后仍保持擴張特征。通脹和經濟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
銀河期貨股指研究員孫鋒認為,政策利好、資金充裕和部分科技股業績爆發是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無疑是最大助力,而人工智能浪潮使半導體產業鏈業績大增,形成“戴維斯雙擊”,提振投資者信心。
與2007年和2015年站上4000點相比,當前A股的市場基礎、杠桿水平和監管環境有哪些變化?
周之云認為,當前市場基礎更加牢固,籌碼結構更加合理,以公募、險資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大幅增持A股。盡管兩融余額不斷增長,但A股總市值從2015年的不到60萬億元擴張至當前的100萬億元以上,因此兩融余額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始終在3%以下,這也遠低于2015年時4%至5%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本輪科技“牛市”并非單純炒作概念,而是由前沿科技領域引導,疊加政策支持,具有明確的產業邏輯和未來預期,與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相呼應,體現了我國乃至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
“當前的市場環境與2007年和2015年有比較明顯的區別。2007年5月9日,滬指首次站上4000點,2005—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已處于后期。2015年4月8日,滬指再度站上4000點,同樣處于2013—2015年‘大牛市’的后期。2012年末美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國內多次降準降息,中美流動性同時寬松,A股杠桿配資活躍,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產業升級帶來結構性行情。當前,宏觀經濟仍處于復蘇階段,但人工智能產業鏈爆發式增長,ETF大擴容、融資余額絕對值連創新高,市場總體估值不高,人工智能發展前景仍然廣闊?!睂O鋒說。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滬指站穩4000點之后,下一個關鍵阻力位在哪里?支撐位在哪里?周之云告訴記者,從長期來看,前方壓力位是5178點,但結合市場近期走勢和資金流向,短期突破整數點位或存在一定壓力,例如滬指在3900和4000點附近出現了小幅回調,3900點對指數的支撐作用明顯。
“從技術上看,4000點得而復失,顯示了投資者的恐高心態,不少投資者有落袋為安的操作。短期預計滬指在4000點一線震蕩運行,3950點的跳空缺口是第一支撐位,下方整數關口都有支撐。”孫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