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歷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巨變的中國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先后發布2025年三季報,多家企業業績向好。數據顯示,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傳統車企面對行業巨變正在主動轉型,通過聚焦自主品牌發展盡快走出“陣痛期”,呈現虧損收窄、銷量增長的新氣象。與此同時,方興未艾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憑借自身研發和成本等優勢加速發展,寧德時代、廈鎢新能等公司三季報表現亮眼。
傳統車企:自主品牌銷量穩步提升
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這兩家中國產銷規模長期領先的地方上市車企集團正在經歷深度轉型。廣汽集團近日披露的2025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62.72億元,同比下滑10.49%;凈利潤虧損43.12億元,同比下滑3691.33%。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41.06億元,同比減少14.63%;凈利潤虧損17.74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27.02%。這是廣汽集團上市以來虧損幅度最高的三季報。
廣汽集團表示,業績變動是綜合因素所致,包括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需求結構快速升級導致汽車銷量與盈利下滑,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價等。
不過,從環比數據看,被業內認為正處于“陣痛期”的廣汽集團業績已經有所恢復。2025年第三季度,廣汽集團銷量環比增長11.49%,營收環比增長7%,凈虧損環比收窄1.8%。廣汽集團旗下各品牌第三季度均實現了銷量環比正增長。自主品牌方面,廣汽傳祺第三季度銷量環比增長12.7%,廣汽埃安銷量環比增長18.1%。
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表示:“當前,汽車產業變革已踏進深水區,廣汽集團要再造新廣汽。”
上汽集團也迎來業績轉機。銷量快報顯示,2025年以來,上汽集團月銷量已實現同比“九連漲”,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整車批售319.3萬輛,同比增長20.5%;終端零售337.8萬輛,在國內整車行業處于領先。其中,9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44萬輛,同比增長超四成,時隔18個月重回中國汽車行業銷量第一的位置。
上汽集團整體銷量的上漲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銷量的穩步提升。上汽集團在年初啟動了“大乘用車”項目,將經營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飛凡、名爵MG)、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五家企業“握指成拳”。2025年9月,上汽自主品牌銷量為29.4萬輛,同比增長50.4%;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204.4萬輛,同比增長29.2%,占集團總銷量的64%,較2024年同期提升4.3個百分點。
新能源車產業鏈:迎來業績增長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的態勢直接拉動了行業上游公司的業績。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為例,龍頭公司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的業績呈現多方面增長。
寧德時代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2830.72億元,同比增長9.28%;凈利潤為490.34億元,同比增長36.2%;扣非凈利潤為436.19億元,同比增長35.56%。與業績相對應的是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主業的穩固。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前三季度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達210.67GWh,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2.75%,位居國內電池企業榜首。
前三季度動力電池裝車量位居國內電池企業第四名的國軒高科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1.14億元,同比增長20.68%;扣非凈利潤為1250.7萬元,同比增長54.19%。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26.27GWh,同比增長84.7%,遠超行業均速,市場份額為5.33%,較2024年同期增長1.2個百分點。
布局磷酸鐵鋰等動力電池產業上游材料的廈鎢新能也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廈鎢新能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77億元,同比增長50.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增長61.82%。
財報顯示,廈鎢新能業績增長的驅動力為產品銷量擴大與銷售價格上漲。前三季度,廈鎢新能鋰電正極材料產品實現銷量9.99萬噸,同比增長40.41%,其中鈷酸鋰實現銷量4.69萬噸,同比增長45.38%;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實現銷量5.30萬噸,同比增長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