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賽道突然異動!
10月28日,A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滬指盤中一度突破4000點,創業板指一度漲近1.5%,截至收盤,三大指數悉數收跌。其中,人形機器人概念股異動拉升,錦富技術直線封板,錄得20%漲停。據錦富技術官微消息,錦富技術定制開發的0.08毫米鏟齒散熱架構已獲得某臺灣客戶的訂單,已用于B200芯片的液冷散熱系統。
另據新華社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10月28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網絡安全法的決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回應人工智能治理和促進發展的需要,修改后的網絡安全法明確,國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和算法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訓練數據資源、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人工智能倫理規范,加強風險監測評估和安全監管,促進人工智能應用和健康發展。
展望A股后市,有分析人士指出,繼續看多中國股市,中國“轉型牛”內在趨勢確定:經濟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
人形機器人板塊突然爆發
10月28日早盤,A股市場震蕩拉升,滬指一度站上4000點大關,創2015年8月19日以來新高。午后,市場風云突變,三大指數悉數轉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22%,深成指跌0.44%,創業板指跌0.15%。滬深兩市成交額2.15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1923億元。
盤面上,人形機器人概念股異動拉升,錦富技術直線封板,錄得20%漲停,永茂泰、方正電機亦強勢漲停,超捷股份、楚江新材、南京聚隆、三花智控、阿爾特等漲幅居前。
據錦富技術官微消息,錦富技術定制開發的0.08毫米鏟齒散熱架構已獲得某臺灣客戶的訂單,已用于B200芯片的液冷散熱系統。據該客戶反饋,此架構采用業界最新MLCP(微通道液冷板)技術,具備顯著的先發優勢與技術先進性,可有效解決1800W—2000W及以上功耗處理器的TDP熱效應問題,保障處理器模組低溫穩定運行。此外,針對下一代B300芯片的適配方案也已完成多輪送樣測試,反饋良好,進入生產準備階段。
福建板塊持續爆發,相關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平潭發展強勢錄得“8天6漲停板”,路橋信息錄得30%漲停,海峽創新錄得20%漲停,福建水泥、廈門空港、廈門港務等10余只個股漲停。
消息面上,據中新網報道,日前在福州召開的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上,福建省共對接簽約項目172項、總投資超2000億元。
接下來,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又將于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舉行。主辦方表示,本屆展會兩岸參展機構達1000余家,其中包括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臺灣漆藝協會、臺灣少數民族文創交流協會等200余家協會、品牌與企業。
另據中信建投此前發布的研報,福建是制造業強省,前三大支柱產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產業規劃方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海洋高新七大重點領域,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2025年主導產業規模超萬億元。加快發展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
滬指4000點得而復失
10月28日盤中,滬指一度突破4000點整數大關,再度創出10年新高,但未能站穩4000點上方。目前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或許是,滬指4000點得而復失之后,A股強勢上漲行情能否持續?
國泰海通策略團隊指出,繼續看多中國股市,中國“轉型牛”內在趨勢確定:經濟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當下中國社會和投資人關于“找資產”的需求持續井噴,尤其是發展邏輯堅實的優質資產。
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程強認為,從政策轉向中長期制度構建帶來的重構預期,到科技突破與戰略自主催生的戰略信心,再到存款搬家提供的增量資金支撐,一系列敘事通過改變投資者對市場底層邏輯、產業發展前景、資產配置方向的認知,持續推升市場風險偏好,成為大盤“慢牛”的核心動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與2015年高點相比,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這一輪行情以“科技牛”為特征,出現大幅上漲,傳統板塊表現低迷,市場分化較為明顯。本輪行情主要受到政策面與資金面的雙重推動。突破4000點并不意味著行情結束,可能是行情新的起點。
中信證券建議積極布局明年可能實現持續高利潤增長的領域,并指出兩條新線索正在浮現:其一,在產業鏈安全背景下,部分中國制造業企業憑借顯著的全球份額優勢及海外競爭性產能的高重置成本,有望將份額優勢轉化為定價權,推動利潤率持續回升;其二,AI技術正從云側向端側擴散,端側AI作為更廣泛數據入口與個性化載體的趨勢日益清晰,盡管相關行情仍需更多產品實例的催化。
與此同時,外資對中國股票的興趣也在持續升溫。高盛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預計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將上漲約30%。該機構還表示,隨著牛市行情的展開,投資者的思維模式應從“逢高減倉”轉向“逢低買入”。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團隊分析稱,MSCI中國指數相對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彈了80%,但其間經歷了四次大幅回撤。“我們目前認為中國股市將步入更具持續性的上行趨勢,預計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將上漲約30%,受到盈利增長12%的趨勢和估值進一步上修5%—10%推動。”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也表示,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中國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
排版:楊喻程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