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消息不斷。
10月22日,iPhone Air正式開售后線下銷量不及預期,被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曝出“砍單超八成”。同時,iPhone手機衛星通信服務的合作商或將發生變化,近期傳出iPhone的衛星通信服務將棄用全球星轉投馬斯克SpaceX的消息。
此外,蘋果將于北京時間10月31日公布2025財年第四財季業績,這意味著蘋果將向投資者亮出這一財年的“成績單”,新款iPhone的銷售情況將在這份成績單里展現。

SpaceX“主動靠近”蘋果
據The Information援引內部消息人士稱,SpaceX近期已在其新一代衛星設計環節加入了針對蘋果iPhone現有衛星功能所使用無線電頻譜的兼容性支持,這一舉措旨在為未來可能與蘋果達成的合作鋪平道路。這意味著,當Starlink(即“星鏈”)的下一代衛星在幾年后正式部署,它們或許能夠直接為當前市面上的蘋果設備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據了解,“星鏈”目前主要依賴固定天線為家庭和車輛提供連接服務。北京時間10月20日,SpaceX已成功發射第一萬顆“星鏈”衛星,占地球軌道活躍衛星總數的六成以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萬星星座”就此誕生。
此前,蘋果iPhone的衛星功能所用的無線電頻譜由Globalstar(即“全球星”)提供。但全球星在網絡速度和科技層面相比“星鏈”略顯滯后,這限制了蘋果當前衛星功能拓展應用場景,只能支持在無地面網絡覆蓋時發送緊急短信、共享定位或請求道路救援等基礎服務。
而全球星在“星鏈”日益擴張的競爭壓力下處境艱難,且對蘋果業務依賴度高。過去三年,蘋果已向全球星投入約20億美元。在最近季度財報中,全球星首次警告稱,若失去蘋果這一核心客戶,公司財務、運營及現金流可能受到重大沖擊。
在艱難處境之下,全球星也有了“賣身計劃”,公司董事長James Monroe公開表示,公司正考慮以超1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而截至美東時間10月24日收盤,全球星市值僅為57.34億美元。

據報道,SpaceX在最新衛星設計中整合了對全球星所用頻譜的兼容支持。這一調整意味著星鏈未來可直接適配現有iPhone的硬件,無需蘋果進行大規模設備升級。
不過,此前SpaceX和蘋果曾有一定“舊怨”。早在2022年蘋果推出首項衛星功能前,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就向蘋果提出過一項為期18個月的獨家衛星服務合作方案,內容包括蘋果預付50億美元,并在獨家期后每年支付10億美元費用。但該提議遭蘋果拒絕。
此外,馬斯克曾多次公開批評蘋果,他曾表示App Store的收費政策影響了其社交平臺X的財務表現。去年8月,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還起訴蘋果涉嫌操縱App Store排名,偏袒OpenAI的ChatGPT軟件,損害其Grok聊天機器人軟件的利益。但近期雙方“火藥味”有所減弱,據報道,蘋果內部一些高管長期以來對全球星的合作持懷疑態度,認為蘋果應該轉而與SpaceX合作。

iPhone Air“砍單”超八成?
近期正式開售的iPhone Air出現了線上線下“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此前iPhone Air在線上預售,僅僅5分鐘時間蘋果官網首批iPhone Air就宣告售罄。據京東數據,iPhone Air創下1秒成交額破億的紀錄。
據了解,iPhone Air被稱為蘋果“史上最薄手機”,整機厚度僅為5.6毫米。該手機首次在全球范圍內(包括中國內地市場)取消了物理SIM卡槽,全面采用了eSIM技術,實現了通信技術的變革。
不過,正式開售后iPhone Air遇冷,線下門店和二手交易平臺出現了大量iPhone Air現貨。據記者了解,售價7999元起的iPhone Air目前在二手交易市場已經破發,在閑魚平臺上,iPhone Air近7日成交價已經跌到7399元。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iPhone Air的需求不及預期,供應鏈產能將縮減80%以上。他在社交平臺發文稱:“iPhone Air 需求低于預期,供應鏈已經開始降低出貨與產能。供應鏈的產能普遍到1Q26(2026年一季度)會縮減80%以上,部分出貨前置時間較長的零組件,預計在2025年底前停產。這意味著既有的Pro系列與標準版機型,已經很好的涵蓋了大部分的高階用戶需求,很難再找到新的市場區隔與定位(從 mini、Plus到至今Air的嘗試都沒有成功)?!?/p>
iPhone Air需求的不及預期,或許將影響eSIM卡市場的擴張。此前在10月13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正式宣布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批復許可,并全面上線eSIM手機業務。據GSMA預測,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機滲透率將超30%,而中國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消費電子的規?;瘧靡呀谘矍啊6鴌Phone Air的大幅砍單,為eSIM的市場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蘋果業績將公布
蘋果將于北京時間10月31日公布2025第四財季的業績。據彭博分析師預期,蘋果2025財年第四財季營收預計為1017億美元,同比增加7.13%,經調整凈利潤預計為260.6億美元,同比增長4.32%,每股收益預計為1.76美元,同比增加81.4%。
自三季度以來,蘋果股價自底部反彈超28%,并于披露業績前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升至3.9萬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大市值公司,僅次于此前超越其市值的英偉達公司(總市值4.53萬億美元)。
業績和股價的增長來自于iPhone 17系列亮眼銷量的帶動。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iPhone 17系列在美國和中國上市的前10天銷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標準版iPhone 17的需求遠高于去年799美元的iPhone 16機型。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消費者對iPhone 17基礎款的改進和升級產生了共鳴。在中國,iPhone 17基礎款首發期的銷量幾乎是iPhone 16基礎款的兩倍,這種良好勢頭將持續到10月份?!?/p>
華鑫證券研報表示,iPhone 17系列的生產組裝采用了中國與印度雙中心的布局,其中中國占比84%,印度占比14%。中國是iPhone17系列、Mac、Apple Watch等產品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供應商在果鏈的核心環節占比逐步提升。隨著iPhone17系列銷量超預期以及蘋果將于2026年到2027年推出更多新品,果鏈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中國相關供應鏈有望持續受益。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