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
據新華社25日消息,歐洲信用評級機構范圍評級公司日前發布報告,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原因是美國公共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及政府治理標準下降。
該機構表示,美國公共財政持續惡化主要表現在財政赤字持續高企、利息支出不斷上升以及預算靈活性受限。這些因素共同推動政府債務水平持續攀升。報告預計,若缺乏實質性改革,美國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到2030年將升至140%,遠高于大多數主權國家。
報告指出,政府治理標準下降也是評級下調重要原因。該機構認為,美國行政權力日益集中,特朗普政府多次無視法院命令、挑戰司法權威、規避國會監督,降低了政策制定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增加了政策失誤風險。美國在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稅談判中表現出的不確定性即為例證。
該機構還表示,美國評級展望為“穩定”,未來12至18個月內評級上調與下調風險總體平衡。報告強調,下行風險包括債務水平持續上升,以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明顯削弱,從而導致全球對美國國債需求下降。
就在今年10月22日,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總額首次超過了38萬億美元。
據悉,這距離8月中旬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達到37萬億美元僅過去兩個多月。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時間10月1日,標普全球評級表示,經濟部門估計,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每持續一周,經濟增長就可能下降0.1個—0.2個百分點。
截至當地時間10月24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經進入第24天,臨時撥款法案在國會一再受阻。繼10月22日,創下歷史上第二長的政府“關門”紀錄后,這次政府“停擺”的時間還在不斷拉長。
此外,今年還有其他評級機構下調美國相關評級。
當地時間7月21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稱,政策風險給美國信用前景蒙上陰影。惠譽在年中更新中,將美國2025年25%行業的前景展望下調至“惡化”,原因是不確定性增加、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預期利率將長期維持在高位。
惠譽表示,近期通過的稅收和支出法案凸顯了美國財政前景面臨的長期挑戰,并將給醫療保健相關行業帶來壓力。稅收法案和先前減稅措施的延長相結合,很可能使美政府總赤字保持在GDP的7%以上,并在2029年將債務與GDP之比推高至135%。
更早之前,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5月16日宣布,由于美國政府債務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該機構決定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同時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
當天,穆迪發布公告說,評級下調反映出過去十多年來美國政府債務和利息支付比例升至顯著高于擁有類似評級國家的水平。穆迪認為,持續的大規模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推高政府債務和利息支出負擔。與美國以往以及其他高評級主權國家相比,美國財政狀況很可能會惡化。
此外,由于美國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對貿易伙伴濫施關稅措施,美國自身經濟也受到顯著拖累。
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