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AI、機器人、量子計算、可控核聚變、基因編輯、腦機接口、固態電池、商業航天等一系列新質生產力方向的“硬科技”與新興產業蓬勃涌動,成為驅動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
專家認為,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之一,要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敢于創新投入、增強攻堅能力,持續鍛造企業的新質生產力。
在北京,今年4月,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鳴槍起跑,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人類選手同場競技,這既是對機器人運動能力的極限測試,更是推動其技術發展的關鍵契機。
在上海,寶鋼股份建成熱軋1580“1+N”全自動化生產線,產線勞動效率提升47%,工序能耗下降9%,質量成本下降20%,產品不良率下降10%;自主研究、實施全球首套SmartHIT智慧鐵水運輸系統。
在四川,康弘藥業在研的基因治療藥物KH631在中國進入臨床Ⅱ期,中美臨床試驗工作持續推進。KH658眼用注射液是康弘藥業第二款同時獲批進入中國和美國臨床試驗的基因治療產品,中美臨床試驗正穩步推進。KH617是國內首個具有合成生物學來源的Ⅰ類新藥,也是康弘藥業合成生物學平臺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產品。
在西藏,西藏礦業位于海拔4400米的扎布耶鹽湖二期項目,以科技創新實現鹽湖資源開發顛覆性突破。該項目將建成全球首個高海拔“光伏+光熱+儲能”孤網能源站,100%綠電供應確保全流程零碳生產。項目獨創綠色工藝鏈,通過鹽田自然濃縮利用高原強日照降耗30%,膜法精準提鋰提升回收率,結晶蒸發聯產優質氯化鉀,分級沉鋰同步提取銣銫戰略資源。更以膜法回收技術降低沉鋰成本40%。
在貴州,中偉股份已開發出適配固態電池的定制化前驅體產品,如“9系單晶正極材料前驅體”“超小粒徑富鋰錳基材料前驅體”等,且現階段公司固態電池材料出貨近50噸。鈉離子電池成本低、資源豐富,在儲能和低速交通工具領域發展潛力大。公司積極關注鈉離子電池,大力布局相關技術研究與開發。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質生產力繼續加快培育和成長。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各地繼續加大創新投入,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過歐盟平均水平。二是新興產業茁壯成長。上半年,規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接近10%,這些創新成果和產業融合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發展。三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進入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數據也是生產要素,各地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四是綠色發展提質增效。各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綠色產業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為代表的“新三樣”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五是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各地繼續實行傳統產業更新改造,尤其在國家“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改造步伐加快,積極對接“互聯網+”“AI+”“數字+”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
各方要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錨,協同發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原始創新可謂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奇點。專家認為,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必須凝聚人才智慧、整合創新資源、提供制度保障,加速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