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香港ETP(包括ETF和杠桿及反向產品)的日均成交額再創新高,前三季度同比上升146%,是全球ETP成交額第三高的市場,超過了韓國和日本。其中,ETP換手率更達到14.7,奠定了全球第一的地位。
究其原因,南向資金的貢獻非常突出。一方面,科技類ETF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ETP帶動了整體增長;另一方面,大量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購買合格的ETF,令成交額大幅提升。
記者獲悉,ETF納入滬深港通仍有擴容空間。港交所買賣產品主管近日透露,更多ETF擬今年11月納入滬深港通,跨境ETF交易有望持續活躍。
香港ETP成交額及換手率創新高
今年以來,港股的表現亮眼,香港ETP市場也迎來強勁增長。截至9月底,香港ETP日均成交額、資產規模和換手率均創新高,成為全球領先的市場。
近日,港交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ETP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高達378億港元,同比升146%,是全球ETP成交額第三高的市場,超越了韓國和日本。
這一增長主要受兩大因素推動:首先,科技類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蔚為風潮,備受追捧,特別是旗艦恒生科技指數ETP(包括杠桿及反向產品)貢獻顯著,帶動ETP市場整體增長;第二,大量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購買合資格ETF,令ETP成交額節節上升。
資產規模方面,科技及生物科技產品最受青睞。香港ETP市場的資產管理規模按年增長34.1%,達到6535億港元。
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共有14只科技主題ETF上市,資產管理規模總額達到1201億港元(同比上升102%),年初至今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合計為74億港元(同比上升247%),凈現金流入總額為291億港元。在生物科技方面,年初至今共有3只生物科技主題ETF上市,資產管理規模總額為34億港元,較2024年9月底增長123%。這些生物科技ETF今年已帶來13億港元凈現金流入。
換手率方面,香港ETP市場換手率更躍居全球榜首。換手率計算的是ETP(相對于其資產值)的成交頻次倍數。2023年,香港ETP市場憑著9.0的流通比率位列全球第二,2024年以10.2躍居第一,如今更達14.7,奠定香港全球領先地位。
11月滬深港通ETF擬擴容
目前,納入滬深港通交易的合格ETF一共有290只,包括273只內地上市ETF(北向滬深股通)及17只香港上市ETF(南向港股通),11月還將進一步擴容。
2022年,ETF獲納入滬深港通后,大大促進了跨境投資。此后,北向和南向ETF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大幅增加,從2022年第四季的1.08億元人民幣(北向)和14億港元(南向),上升至2024年第四季的40億元人民幣(北向)和41億港元(南向)。
2024年,兩地交易所拓寬了滬深港通ETF發行人的資格標準,增加了合資格ETF的種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跨境投資機會。新的ETF資格標準降低了對平均每日資產管理規模及本地上市股票比重的要求,使發行人能夠建立更多種類的ETF產品。
據港交所披露,截至2025年9月底,透過滬深股通及港股通買賣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達42億港元(同比上升128%)及3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42%)。2025年8月,港股通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更達91億港元,創下單月新高。
近日,港交所買賣產品主管透露,更多ETF擬今年11月納入滬深港通,跨境ETF交易有望持續活躍。
主動型ETF增速成焦點
除了被動指數產品之外,香港主動型ETF今年前三季度的日均成交額增長超過3倍,成為2025年全球市場的焦點。
據港交所披露,在市場強勢反彈、各公司第二季度業績穩健以及科技板塊爆發等多重因素的帶動下,2025年上半年主動型ETF的資金流入達到1830億美元。資產管理公司正加速在香港推出更多主動型產品,以滿足投資者以結果為主導、以收益為中心的策略需求。
截至2025年9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主動型ETF共有31只(2024年底為26只,2019年6月僅為1只),總市值約為237億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98億港元增長143%。這些產品為ETF市場貢獻約2.32億港元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的4530萬港元增長411%。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