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都是幾十個電話。”杭州準則財稅咨詢有限公司跨境財稅戰略顧問Adam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期跨境電商賣家關于財稅合規方面的咨詢非常頻繁。
10月,亞馬遜向賣家發布關于“涉稅信息報送”的通知,明確將按季度向中國稅務機關報送中國賣家的身份與收入信息。首次報送將于10月31日前完成,數據涵蓋2025年7月至9月的交易。
在此之前,速賣通、SHEIN等主流跨境平臺也相繼發布官方通知,啟動平臺內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涉稅信息報送工作。
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2.06萬億元,增長6.4%,成為穩外貿、促轉型的重要力量。然而跨境電商在享受全球化紅利的同時,也伴隨著野蠻生長帶來的結構性問題,存在一些稅務監管的“灰色地帶”。
更多理性的行業觀察者意識到,跨境電商的野蠻生長期已經結束,合規能力正在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十多年“野蠻生長”的跨境電商,正在經歷合規化進程。多位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平臺的涉稅信息報送對于跨境電商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Adam向記者表示,作為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最近每天收到的電話都有幾十通。為了解決賣家疑惑,他還做了一場直播,有超千人觀看。
這場變革其實并非突如其來。
2025年6月,國務院發布《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國務院令第810號),國家稅務總局隨后出臺《關于互聯網平臺企業報送涉稅信息有關事項的公告》(2025年第15號)。
這些法規共同構建了完整的監管框架,首次將涉稅信息報送義務明確延伸至所有服務中國經營者的境外互聯網平臺。根據規定,無論平臺注冊地在境內還是境外,只要其為中國境內的經營者提供網絡交易營利性服務,就必須履行報送義務。
《關于互聯網平臺企業報送涉稅信息有關事項的公告》(2025年第15號)截圖
具體而言,在境內設有運營實體的,由持有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的境內企業報送;在境內有實體但無許可證的,由提供入駐、運營推廣等服務的境內運營主體報送;在境內未設立運營主體的,由境外互聯網平臺企業指定境內代理人報送。
例如,亞馬遜的備案信息顯示,其已指定北京奮迅(上海)律師事務所作為境內代理人,負責涉稅信息報送工作。
根據其通知,10月31日之前,亞馬遜將進行首次季度信息報送,范圍涵蓋2025年7月至9月期間的信息。該信息報送將包含身份信息、交易數量、收入信息、支付給平臺的傭金和服務費等信息。
而在9月,速賣通、SHEIN等多個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已率先向賣家發布通知,啟動平臺內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涉稅信息報送工作。
平臺企業匯聚的海量交易數據和參與主體信息,為稅務機關實施精準征管提供了數據基礎。過去,稅務機關主要依賴賣家自行申報,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此次與平臺打通,也意味著稅務機關將首次能夠通過平臺獲取到真實、完整、連續的賣家經營數據,從而建立起動態的、可追溯的稅收監管體系。
截至目前,包括沃爾瑪、Shopee、SHEIN、速賣通、Temu、TikTok Shop在內的多家平臺均已完成備案,開始向中國稅務機關報送賣家數據,一場全行業的合規化浪潮正席卷而來。
行業的快速擴張必然伴隨著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需求。在業內看來,稅務透明化將改變跨境電商賣家的經營環境,行業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跨境電商發展的十年里,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一些大賣家和上市公司在財稅合規方面做得比較成熟,而很多中小賣家對這個問題的意識并沒有那么強。”Adam向記者表示。
長期以來,一些中小賣家財務體系缺失,游走在稅收監管的灰色地帶,此次平臺報稅對這些賣家影響會比較大。
如果想要做到稅務合規,成本上升成為必然,除了直接的稅款支出,更涵蓋了系統、人力、運營、供應鏈調整以及應對風險的隱性成本。
“對于一些中小賣家而言,尤其是鋪貨的賣家,利潤可能就10%~20%,這種成本上升的壓力尤為明顯。這些賣家只能想辦法提高利潤率,避免被洗牌出局。”一位跨境電商賣家向記者表示。
還有一種情況,即賣家為了擴大經營同時開多個店鋪,但因為平臺規則,需要不同的營業執照信息,這些營業執照僅用于開店,無實際員工、社保或辦公場所,賣家也只能選擇零申報。這在跨境電商中比較普遍。
這些賣家會如何應對,Adam向記者表示,一部分還在觀望,有一部分在咨詢財稅公司處理方法,也還需要再看國家是否有新的相關政策出臺。
對于一直合規的賣家而言,政策則不會增加其稅負。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秋城認為,這對這些賣家來說反而是利好,“不合規的小賣家清退了,釋放出了市場空間,更有利于其業務發展。”
而對于平臺而言,新規意味著新的責任與挑戰。平臺被賦予了重要的“協稅”義務,它們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數據管理系統,確保能夠準確、完整、及時地提取和報送賣家信息。朱秋城向記者表示,之后平臺的規則也會更加嚴格。
此次涉稅信息報送新規,是跨境電商行業走向成熟與規范的必經之路。從長期看,它將重塑行業生態,推動中國跨境電商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提升”的新階段。
跨境電商賣家也明顯感受到,當前行業的競爭,已不再局限于選品和流量,而是逐步延伸至合規體系,這對賣家們來說,是對其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還是蠻樂觀地看待這個事情的,”Adam向記者表示,“早期把合規做完了,后面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可以一心撲到未來企業發展的道路上去。”
當所有賣家都在同一稅收規則下競爭時,企業的比拼將回歸到產品創新、品牌建設、供應鏈管理和客戶服務等真正價值創造的維度。
朱秋城向記者表示,未來跨境電商會是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高門檻行業,行業會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