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滬指盤中弱勢震蕩,尾盤逐漸企穩,堅守3900點;北證50指數相對強勢,盤中一度漲超2%。港股回落走低,恒生科技指數跌超1%。
具體來看,三大股指盤中弱勢震蕩整理,尾盤跌幅逐漸收窄,滬指幾近翻紅。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07%報3913.76點,深證成指跌0.62%報12996.61點,創業板指跌0.79%報3059.32點,北證50指數漲0.87%,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6905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超2000億元。
場內近3000股飄綠,煤炭、有色、券商、半導體等板塊走低;石油板塊強勢拉升,科力股份漲超10%,貝肯能源、準油股份等漲停;銀行板塊再度崛起,農業銀行(601288)漲超2%,續創歷史新高,近期已連續14個交易日收陽;人造肉概念活躍,雙塔食品漲停,愛普股份漲超8%。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紀(688256)午后大幅飆升,一度漲超7%,股價盤中再次超過貴州茅臺,全日成交近200億元,居A股成交額首位。此外,今日登陸深市主板的馬可波羅收盤上漲128.8%報31.46元/股;盤中一度大漲190.9%,最高攀升至40元/股。
銀行板塊拉升 農業銀行14連陽
銀行板塊盤中發力拉升,截至收盤,江陰銀行漲3.56%,農業銀行漲2.66%,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均漲超1%。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銀行盤中再創歷史新高,近期已連續14個交易日收陽。
光大證券近日指出,經過市場調整,當前銀行板塊已具有較好配置性價比。從基本面來看,銀行經營業績韌性較強,上市銀行三季報即將發布,預估1—3季度營收增速季環比大體持平,盈利增速季環比小幅改善,全年業績具有穩定基礎。從估值方面來看,經過2025年三季度以來階段性調整,銀行板塊“高股息、低估值”屬性再度凸顯,AH同步上市銀行中,港股銀行比價優勢相對更明顯。此外,中美博弈帶來避險情緒升溫,銀行板塊防御屬性對資金吸引力增強,同時,保險、AMC、產業資本等資金對銀行股仍有持續配置訴求。
中信證券亦表示,上周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而銀行中期分紅持續擴容至17家且正陸續落地,銀行股兼具相對和絕對收益。預計銀行三季報延續企穩格局,息差走勢積極,不良生成穩定,投資收益環比或有回落,但業績同比增速保持穩定。銀行股三季度整體表現低迷,但預計四季度開始,絕對收益資金布局明年,銀行板塊性價比顯著提升。
石油板塊走高
石油板塊盤中發力走高,截至收盤,科力股份漲超12%,準油股份、貝肯能源、石化油服、惠博普、茂化實華等均漲停,潛能恒信漲超6%。
消息面上,有報道稱,美國能源部周二表示,美國計劃采購100萬桶原油,以充分利用近來跌至低位的油價,補充該國近年來枯竭的戰略石油儲備庫存。
美國能源部稱,其計劃動用美國總統特朗普標志性稅改法案“大而美法案”中撥付的1.71億美元原油采購資金,分批在12月和明年1月完成原油采購。
此外,國際三大機構IEA、EIA、OPEC發布原油月報,其中,IEA對于今明兩年原油產量有一定上調,而需求繼續保持低迷,預期原油供應過剩格局繼續延續;EIA對于今明兩年原油產量有一定上調,認為需求在2025年有所修復,2026年有所下降,預期原油供需過剩有所擴大;OPEC認為供需仍然維持穩定。
機構表示,短期內中東地緣沖突緩和導致油價回吐風險溢價,但俄烏及美委風險仍在發酵,疊加美國政府運行情況和對外關稅、降息政策仍存不確定性,油價或呈現震蕩走勢。在地緣政治仍存不確定的前提下,中長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備景氣基礎,在長期主義視角下,持續堅定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塊。
寒武紀午后飆升
寒武紀(688256)午后大幅拉升,一度漲超7%,最高攀升至1468元/股,股價盤中再次超過貴州茅臺。該股收盤漲4.42%,全日成交198億元,居A股成交額首位,最新市值6028億元。
今日,一篇關于寒武紀訂單的小作文,在各大平臺刷屏。但此消息未經證實,投資者需理性看待。
寒武紀近日披露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07億元,同比增長23.86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5億元。寒武紀稱,報告期內,該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東海證券指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主要系以思元590為代表的云端產品大幅放量所致,后續思元690也有望受益于量價齊升的邏輯。目前,以阿里、騰訊、字節等為代表的國內云廠商不斷加碼AI相關的資本開支,且國產替代的訴求日益深刻,英偉達CEO黃仁勛近期發言稱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95%降至0,在中美科技摩擦的背景下,國產AI芯片迎來加速替代期。作為國內核心云端AI芯片供應商,公司產品不僅性能行業領先,且通過適配各類國產大模型充分構建大模型軟件生態,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帶頭打造國產算力供應鏈。公司思元590等云端系列產品有力拉動整體業績上行,受益于產品性能領先及國產替代浪潮,后續業績將持續爆發。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