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少還500元,20年可省12萬!”家住深圳南山區的劉女士翻出手機里的還款記錄,難掩笑意。今年初,深圳提高了公積金貸款額度,她將114萬元的商業貸款轉為公積金貸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公積金貸款帶來的實惠。
深圳住房公積金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28日,深圳住房公積金歸集資金累計破1萬億元,開戶職工突破2000萬人。目前,已累計發放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逾3800億元,支持職工購房面積約5100萬平方米。
從“外籍”到“靈活就業”,制度覆蓋一個都不少
深圳自2010年12月20日全面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以來,僅用不到15年的時間,歸集萬億資金、惠及千萬市民。從制度實施初期歸集額僅有218億元,到目前歸集額超過1萬億元,歸集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的背后,是制度覆蓋面的持續擴大。
“愿繳能繳”成為制度擴面的核心原則。在深圳,戶籍與非戶籍職工均可繳存公積金,并將外籍人士、港澳臺居民等群體相繼納入保障。2021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啟動靈活就業人員參與公積金制度試點,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家政人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得以自愿繳存,目前已有約12萬靈活就業人員加入。截至目前,全市公積金開戶單位超60萬家,開戶職工突破2000萬,實繳職工超1900萬。
為讓住房公積金制度更好惠及民生,深圳創設了利息補貼制度。對繳存滿一年且未使用貸款的職工,銷戶提取時可獲額外利息補貼,最高可達利息總額的20%。截至2025年9月底,已累計補貼利息4.6億元。
最高貸款額度231萬元,位居全國首位
“簽了按月委托提取協議,不用每月跑柜臺,資金可以自動到賬。”在南山科技園工作的“95后”白領小林,每月公積金直接轉入賬戶,基本可以覆蓋租住的單身公寓的租金。而這一便利,正是得益于深圳較為寬松的公積金提取政策。
深圳提取政策堅持“人人可提”。職工在購房、還貸、租房等場景均可提取使用。特別是在租房方面,深圳大幅提高額度、放寬條件,推出“按月委托提取”“租金直付”等服務。據統計,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租房提取額超2600億元,惠及職工超1000萬人,金額與占比均居全國首位。據統計,全市公積金提取總額達6000億元,其中住房消費類提取占比超87%。
對于剛需購房者,深圳公積金貸款的“應貸盡貸”政策同樣給力。深圳率先推出家庭代際扶持機制,父母與子女可互用公積金余額支持貸款。針對首套住房、多孩家庭等群體,實施差異化支持政策,最高貸款額度達231萬元,居全國第一。同時,“商轉公”貸款、“順位抵押”、“帶押過戶”、“沖還貸”等服務陸續推出,有效降低職工購房成本。截至2025年9月底,已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超53萬筆、3800多億元,支持購房面積約5100萬平方米。
98%的公積金業務線上辦,“一網通辦”成標配
公積金業務辦理的便捷性更體現在“指尖”上。目前,“一網通辦”已成為標配。記者了解到,深圳已建立了集網站、微信小程序、APP、支付寶、自助終端于一體的公積金服務平臺,47個事項中44個實現全流程網辦,41個實現“秒批”,線上化率達98%以上。“跨省通辦”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異地業務難題迎刃而解。
今年5月,深圳公積金中心在全國首個面向公眾的實用型政務服務大模型“深小i”上線了住房公積金智能服務,實現退休提取、簽訂業務自助辦理服務協議、繳存提取信息查詢以及貸款信息查詢等高頻業務“邊聊邊辦”新模式,實現了業務辦理“問答即辦結”。
此外,近期,全市首個官方掌上房產資訊平臺“i深房”平臺正式上線,為市民提供集深圳已批售房源項目展示、房地產政策資訊查詢和住房公積金服務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線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