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貴金屬價格集體大跳水。
21日晚,現貨黃金價格一度下跌6.3%,創下自2013年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現貨白銀價格一度下跌8.7%,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下跌5.28%。COMEX白銀期貨價格下跌7.67%。
此外,現貨鉑金跌幅擴大至8%,報1521.51美元/盎司。內盤方面,滬金主力合約日內大跌4.72%,滬銀主力合約日內大跌4.91%。
截至發稿,金銀價格跌幅有所收窄。COMEX黃金期貨價格收跌4.94%,報4144.1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價格收跌6.37%,報48.11美元/盎司。現貨黃金價格跌5.43%,現貨白銀價格跌7.61%。
花旗銀行預計,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及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可能推動黃金價格在未來3周內進入震蕩整理階段。花旗銀行表示,短期內看跌黃金價格(此前看漲),設定1~3個月目標價為4000美元/盎司。
彭博策略師Tatiana Darie表示,目前ETF的黃金持有量絕對值尚未達到過去峰值,漲勢往往會持續更長時間。但歷史數據顯示上漲動能最終會消退,多數情況下買盤會轉變為賣盤。如果延遲數據最終顯示美國經濟強于預期,黃金價格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回調。
XTB研究總監Kathleen Brooks認為,此次金銀價格驟跌缺乏明確催化劑,回調未必是壞事,這顯示投資者未過度狂熱,黃金價格的漲勢存在理性邊界。盡管跌幅超預期,但推動金銀價格上漲的基本面因素依然穩固。
WisdomTree大宗商品策略師Nitesh Shah說:“金價仍有上行空間,但當前漲勢過于激進,每次創新高后都必然出現技術性回調。”
海通期貨研究所總經理助理顧佳男表示,近期內盤黃金期貨價格延續上漲走勢。從宏觀層面來看,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是金價上漲的核心驅動力。降息預期導致美元實際利率下行,顯著提升了非生息資產的吸引力。同時,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和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佳,促使避險資金持續流入貴金屬市場。此外,全球央行購金趨勢延續,中國已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為市場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黃金價格持續上行。
五礦期貨貴金屬研究員鐘俊軒表示,近期黃金價格上漲,主要受到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及海外風險事件的影響。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講話認為,政府“停擺”期間的美國經濟數據好于預期,經濟形勢與9月份一致。關鍵的勞動力市場方面,鮑威爾認為就業市場的下行風險已經上升。更為關鍵的是,鮑威爾宣布美聯儲很快會結束量化緊縮操作,他認為“已經在貨幣市場上看到了緊縮的跡象”。
“上周,美國部分小銀行出現‘貸款危機’,盡管涉及的總貸款規模較小,但從以往類似的事件來看,黃金價格會受到短期避險情緒的影響而表現強勢。這一風險事件本身的影響相對有限,但結合鮑威爾發表的關于暫緩縮表的講話,我們認為銀行業危機進一步為美聯儲后續結束縮表走向擴表提供了堅實的理由。”鐘俊軒稱,2024年9月,美聯儲進行超預期的50個基點的降息操作,而在此之前的7月以及8月,非農就業數據也明顯走弱。當前,鮑威爾提及暫緩縮表之后,類似于SVB銀行倒閉的風險事件再度發生,這對金價形成利好。
“當前黃金市場的交易主要圍繞貨幣政策寬松預期與資產配置多元化兩條主線展開。”顧佳男表示,盡管高金價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但投資需求顯著增加,全球黃金ETF出現資金回流,衍生品市場多頭持倉持續增加。黃金交易邏輯已從單純的避險防御,轉向對美元信用體系的重估預期。市場普遍認為,在美國債務規模持續擴張、全球儲備貨幣多元化的背景下,黃金的貨幣屬性正在重新強化。同時,機構投資者也通過配置黃金來對沖股市波動風險和經濟滯脹風險。
路透統計口徑數據顯示,海外主要黃金ETF總持倉量由9月2日的2214.6噸上升至10月20日的2328.6噸。但在黃金價格屢創歷史新高的背景下,ETF的總持倉規模仍低于2020年同期的水平。
展望后市,鐘俊軒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美聯儲本輪降息周期仍處于初始階段,金價有望持續上漲。從持倉來看,即使黃金價格不斷創歷史新高,但海外COMEX黃金期貨以及黃金ETF的總持倉量均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在美元信用弱化的背景下,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進程不會停滯。因此,對后續黃金價格應當維持多頭思路,策略上以逢低多配為主。
顧佳男表示,黃金價格長期向好的邏輯未改,但短期調整風險值得警惕。支撐金價的核心因素依然存在,不過技術指標顯示金價已進入超買區域,且市場對降息預期的定價可能過于樂觀。對投資者而言,當前價位不宜追高,可等待回調后分批布局。后續重點關注以下因素:一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二是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