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金租公司大額股權轉讓頻現,不少股權轉讓起拍價超億元,但整體來看,金租公司股權轉讓成交并不活躍。與此同時,金租行業分化加劇,頭部公司憑借資本和資源優勢構筑起深厚的護城河,而中小公司在業務轉型和市場競爭中面臨較大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中小金租公司而言,應在滿足監管合規要求下,積極調整業務結構,結合自身特點,找準細分領域做精做深,形成專業特色,才能實現穩健可持續發展。
大額股權轉讓頻現
阿里資產拍賣網顯示,萬騰實業集團所持有的天府金租10%的股權于10月18日開始拍賣,10月21日拍賣結束,起拍價為1.26億元,已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公開信息顯示,天府金租由四川天府銀行發起,于2016年12月12日正式開業,是四川唯一一家金融租賃公司,萬騰實業集團是天府金租的第四大股東,該筆股權目前處于被上海金融法院凍結狀態。“股權轉讓方因與其他機構存在金融合同借款糾紛,被申請強制執行其所持有的天府金租股權。”負責該筆拍賣業務的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除天府金租外,冀銀金租的4.93億股股權也被擺上貨架。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顯示,冀銀金租的24.64%股權將于11月6日拍賣,起拍價為9.38億元。此次被拍賣股權的持有人為冀銀金租的第二大股東北京建安特西維歐特種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底,北京建安特持有冀銀金租4.93億股,持股比例為24.64%。去年,北京建安特所持有冀銀金租的1.97億股股權曾兩次掛牌拍賣,最終被冀銀金租的第一大股東河北銀行以2.77億元的價格拍下,北京建安特的持股比例降至24.64%。若此次拍賣成功,北京建安特將退出冀銀金租股東之列。
今年以來,還有華融金租、航天金租、民生金租等公司的股權被轉讓或拍賣。不過,不少金租公司的股權轉讓成交情況并不理想。比如,北京達義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民生金租6.32億股股權今年進行了兩次拍賣,第二次的拍賣價較第一次有所下調,但均以流拍告終。
多因素導致股權轉讓難
梳理今年以來被轉讓的金租公司股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股權被法院強制拍賣,另一類是股東方通過掛牌轉讓方式主動出售金融資產。
貴銀金租原總裁羅曉春表示,被司法拍賣的金租公司股權,大多源于其股東方被列為被執行人。此外,股東方因自身經營不善進入破產程序,也常會導致其持有的金租公司股權被司法處置。通過掛牌轉讓方式正常出讓金租公司股權的股東方通常是為了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根據相關規定,央企、國企等需聚焦主責主業,逐漸退出所持有的金融機構股權。
2024年6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明確,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此外,還有部分財務公司轉讓自身持有的金租公司股權。比如,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華融金租2.16%的股權正在掛牌轉讓。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新修訂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規定,財務公司不得發行金融債券,不得向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這一規定促使財務公司轉讓其所持有的金融機構股權。
找到符合資質的買方是股權轉讓成功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新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完善了金融租賃公司準入標準和條件,適當提高了部分股東的資質條件,使得符合股東條件的主體減少,再加上央國企回歸主業政策的影響,進一步制約了潛在買方的購買意愿。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當前環境下,具備足夠實力且愿意入場的優質買家本就有限,而轉讓方往往對估值抱有較高期待,尤其是對于一些仍具規模的金租公司的股權,不愿折價甩賣,導致交易僵持。同時,監管部門對金租公司股東的資質要求高,審批嚴格,潛在買家需權衡并表影響、資本占用及同業競爭等問題。
羅曉春認為,金租公司自身的資產質量、運營情況等,同樣影響潛在買家的購買意愿。與一般企業不同,對金租公司資產質量的評估較為復雜,不同評估單位對同一家金租公司的估值可能存在差異,不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的投資人可能難以對其投資價值進行準確判斷,因此使得投資人在投資金租公司時較為謹慎。
推動業務結構轉型
業內人士認為,金租公司股權轉讓難,反映出在行業轉型的背景下,金租公司分化加劇的現狀。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國內共有70家金租公司,其中15家公司資產規模均突破千億元。羅曉春表示,近年來,金租行業監管趨嚴,業務持續轉型。頭部金租公司憑借其股東背景、低融資成本優勢、較強的專業能力、規范的運營管理等,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而部分中小金租公司受限于融資成本、資本實力、專業能力等,存在一定的經營壓力。
2023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規范經營和合規管理的通知》明確,優化租賃業務結構,力爭在2026年實現年度新增直租業務占比不低于50%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各家金租公司正在加大直租業務投放力度,但由于優質直租業務競爭較為激烈,頭部金租公司在競爭中更具優勢,中小金租公司拓展業務存在難度,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分化,并可能帶來業務合規、風險防控等問題。
聯合資信研報表示,在監管部門明確要求提高直租業務占比的背景下,大型金租公司憑借自身的競爭力和資源稟賦,更易于發展相關業務,滿足監管部門要求;中小金租公司較難涉獵飛機、船舶等領域,為了達到經營目標,一方面在現有市場中加大對直租業務的競爭,另一方面密集轉向經營租賃中門檻相對較低的光伏電站領域。中小金租公司業務結構、服務客群等方面均發生了一定變化,業務轉型過程中的合規性問題、風控問題值得關注。
金租業內人士馬宏表示,金租行業依然有較為樂觀的發展前景。在傳統的飛機、船舶租賃市場,金租公司占據優勢。在工程機械、車輛、新能源等領域,金租公司也具備長期低成本資金的比較優勢。金租公司可以從配合母行或者產業股東,做好產融協同;積極探索跨境租賃,服務中國企業出海;積極探索硬科技融資租賃,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來提升自身競爭力。此外,馬宏還表示,合規經營應成為金租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包括租賃物合規、資金用途合規、產品合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