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以下的動賬交易將不再通過短信通知。”近期,甘肅銀行發布公告,調整行內個人客戶動賬提醒短信的服務規則。
這并非個例,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興銀行等10余家銀行均在今年調整了動賬短信提醒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該舉措體現了在降本增效與數字化轉型深入背景下,銀行主動將基礎服務與用戶行為變遷“再匹配”,推動數字化服務的精細化,增強競爭力。
上調提醒起始交易金額、收費標準
10月15日,甘肅銀行公告,為順應使用習慣,減少重復、高頻短信帶來的不便,自2025年11月1日起,該行對部分個人客戶(原全量免費發送客戶)200元以下的動賬交易將不再通過短信通知。同時,客戶可通過甘肅銀行微信銀行或手機銀行繼續免費獲取動賬提醒。
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已有10余家銀行調整了動賬短信業務,涵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農商行等。
3月底,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自5月起,對于享受終身免費短信動賬通知服務的個人客戶,該行將調整其賬戶變動觸發短信通知的默認交易起點金額為100元人民幣。
公告指出,確有低于100元人民幣的小額交易通知需求的客戶,可通過中國銀行網點柜臺、智能柜臺、手機銀行、個人網上銀行等任一渠道對該起點金額進行修改。中國銀行仍提供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動賬消息通知、微銀行動賬通知等免費服務。
廣東華興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則分別將賬戶動賬短信金額提至500元、2000元。
除上調動賬提醒的起始金額外,還有銀行恢復了該服務收費、提高收費標準。
9月,廣東樂昌農商銀行宣布,將取消給予個人客戶及對公客戶的短信服務費8折優惠政策,并恢復按標準費率計費。調整后,該行個人客戶短信服務費將按月3元的標準收取。
往前追溯,今年初,民生銀行停止了個人借記卡人民幣賬戶短信即時通服務的相關優惠,3月1日起,民生借記卡簽約短信即時通,且有收到該行發送的即時通動賬短信提醒的賬戶,次月會按照2元/月/卡/手機號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
成本考量驅動“標配”退場
“現在很少有客戶主動提出要開通短信服務,客戶不主動提出開短信,我們也不會引導,因為要收費。”華南地區一國有大行大堂經理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工作人員一般會引導客戶開通手機銀行、綁定微信服務號,可以免費收取交易提醒。
工作人員透露,近年來,其所在銀行的短信服務費用有所上漲,從2.5元/月增至3元/月,“漲價后,主動來說要取消服務的客戶也不少。”
曾幾何時,“免費動賬短信”是銀行基礎服務的“標配”,但隨著行業降本增效與數字化轉型的深入,該項服務也逐漸退場。
“核心動因肯定是增收減支。”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小額高頻交易早已成為主流交易,相關短信的通知占比過高,將導致銀行在低價值服務上投入大量成本。“當前經濟環境壓力尚存、利差縮小,中小銀行往往需要通過優化收費項目和客戶分層來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
王蓬博指出,用戶行為變遷也是重要動因,隨著手機銀行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自有渠道的成熟,用戶獲取賬戶變動信息的替代方式已非常豐富,銀行順勢提高免費門檻,實質是推動服務重心從傳統短信向數字化渠道遷移。
他表示,雖然短期內部分習慣短信提醒的用戶可能有感知落差,但整體影響可控,多數大額交易通常仍保留免費提醒。通過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收費政策,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資源,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增強競爭力。
排版:劉珺宇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