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再現過山車行情。
上周五(10月10日),比特幣一度跌幅接近15%,以太坊、XRP(瑞波幣)、艾達幣、狗狗幣等從高點到低點跌幅超20%。
上周日晚間到本周一(10月13日)早間,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大反攻,比特幣大漲近4%,以太坊、SOL(索拉納幣)、XRP、狗狗幣均大漲10%。
截至13日19時15分,加密市場維持上漲態勢,比特幣24小時漲幅達2.41%,同時以太坊漲幅7.94%,艾達幣、狗狗幣漲幅均超10%。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既是短期外部沖擊的結果,也是長期積累風險的集中釋放。”行業專家表示,本輪波動反映出加密市場在高杠桿與高預期狀態下的易碎性,也提醒投資者,加密資產的牛熊轉換,往往不在于消息本身,而在于情緒、流動性與風險結構的共振。未來加密資產走勢仍將受宏觀政策、利率環境、監管動向及市場杠桿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
遭遇“黑天鵝”暴跌
加密貨幣近期再次暴跌。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0日,比特幣、以太坊、BNB(幣安幣)等加密貨幣急速大跳水,比特幣一度從12.2萬美元直線跳水至10.39萬美元,跌幅接近15%;以太坊、XRP、艾達幣、狗狗幣等從高點到低點跌幅超20%。在24小時內,加密貨幣全網爆倉金額達到193億美元,近167萬名交易者被迫平倉,其中多單損失占比超85%。
曾精準預測2022年加密貨幣崩盤事件的交易員發出警告稱,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正面臨新的“黑天鵝”事件。被稱為全球第三大穩定幣的USDe一度嚴重脫錨,幣值最低跌至0.65美元,整場風波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其間多種主流貨幣的封裝代幣同步暴跌,共同形成幣圈歷史級別的大爆倉。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于佳寧對記者分析指出,從宏觀到微觀的鏈條上看,這一輪急跌更像是外部沖擊觸發、內生脆弱性擴散的復合事件。特朗普政府宣布新的對華關稅措施后,全球風險資產情緒迅速降溫,美股大幅調整、波動率指數上升,帶動了數字資產市場的同步避險反應。尤其在高杠桿和高頻交易共存的市場中,這種流動性收縮會迅速演變為連鎖性爆倉,而做市商在極端行情中出于風險控制考慮撤出流動性,使得價格波動進一步放大。
OKX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偉對記者表示,此次加密資產下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市場前期杠桿水平較高,合約持倉量與資金費率長期維持高位,導致結構相對脆弱。當價格波動時,集中平倉機制被觸發,進一步放大了短期下行幅度。其次,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造成擾動。美國調整貿易與稅率政策的消息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加密資產也受到一定連鎖影響。此外,近期市場流動性偏緊,部分機構資金保持觀望,也放大了短線波動。總體來看,這是高杠桿環境下的階段性調整。
不過,于佳寧進一步指出,“真正讓此次下跌呈現出異常結構的,是幣安交易所內特定資產的價格異動。USDe、WBETH、BNSOL等資產在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上出現極端脫錨。在流動性尚未完全重新分布、風險參數調整尚未完成的窗口中,任何針對性交易行為都可能引發非線性放大效應。當前市場對是否有機構存在蓄意操作狙擊做市商和交易所,還需要更多鏈上數據與資金流分析,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場結構性脆弱性在這一刻被放大并暴露。”
迎來“大反攻”暴漲
經歷兩天前“黑天鵝”事件暴跌后,幣圈止跌強勢反彈。
10月12日晚上和10月13日早間,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大反攻,比特幣升至11.5萬美元以上,大漲近4%;以太坊、SOL、XRP、狗狗幣都大漲10%,幣安幣大漲12%。截至10月13日19時15分,加密貨幣市場維持上漲態勢,比特幣24小時漲幅2.41%,以太坊24小時漲幅7.94%,艾達幣、狗狗幣24小時漲幅均超10%。
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執行委員高承實告訴記者,加密幣價格反彈,主要受技術性超跌修復、空頭回補及貿易局勢緩和預期等因素推動。總體而言,本輪波動反映出加密貨幣市場在高杠桿與高預期狀態下的易碎性,反彈并不代表新一輪上升周期開啟,也提醒投資者,虛擬資產的牛熊轉換,往往不在于消息本身,而在于情緒、流動性與風險結構的共振。
于佳寧表示,加密幣強勢反彈,除了技術性修復和流動性回補因素外,也受到宏觀輿情面的積極推動。此前市場的劇烈下跌,很大程度上源于對中美關系再度緊張、全球貿易體系進一步碎片化的擔憂,而當高層釋放出理性磋商的信號后,市場開始重新評估此前對地緣風險的過度定價。投資者預期沖突或有緩和空間,避險情緒下降,風險資產因而出現了快速修復。
“從資金流向和交易行為上看,這種政策預期的緩和與市場技術面修復形成了共振。一方面,宏觀層面不確定性的下降減輕了市場對美元流動性進一步緊縮的擔憂,使部分避險資金重新回流高風險資產;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爆倉清洗后的市場杠桿率顯著降低,風險承載能力提升,反彈動力得以釋放。比特幣和以太坊作為市場信心的代表率先拉升,帶動整體市值回暖。”于佳寧指出。
趙偉認為,短期反彈同樣受多重因素推動。一方面,前期大幅下跌已釋放了部分杠桿風險,市場進入超賣狀態,資金在低位出現技術性回補,推動價格反彈。另一方面,市場對宏觀消息的悲觀預期逐步修正,部分投資者認為政策利空影響有限,情緒出現回暖。此后隨著美國稅率政策預期出現緩和,黃金、美元指數等避險資產漲勢趨緩,促使部分資金重新流入加密市場,重振交易者信心。整體來看,本輪反彈更多體現為技術與情緒的雙重修復。
后市受三方因素影響
大跌大漲之后,加密貨幣市場行情接下來如何演繹?趙偉表示,總體來看,加密貨幣市場仍處于震蕩調整階段。中長期而言,隨著風險逐步出清、資金回流及投資情緒修復,加密貨幣市場有望回歸理性,并保持相對健康的發展節奏。
趙偉認為,后續走勢仍將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宏觀經濟環境,包括美國貨幣政策走向、通脹水平及地緣政治局勢等,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二是流動性與機構參與度,如果主流資金重新活躍,市場波動性可能趨緩;三是政策與監管預期,尤其是各國對加密資產監管框架的進展,將決定市場信心的穩定性。
于佳寧指出,加密幣后續走勢仍取決于宏觀政策與流動性預期如何演進。宏觀上,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仍是主導變量。此前的關稅沖突令市場風險偏好驟降,而近期美方釋放出“理性對話”的信號,客觀上緩和了地緣政治風險。如果這種基調能夠延續,將有助于風險資產的整體修復。
另一方面,美國通脹與貨幣政策仍在關鍵拐點上。若市場確認加息周期告一段落或流動性預期邊際寬松,比特幣等高波動資產會重新獲得估值支撐;反之,若通脹再起、美元流動性緊張,資金成本上升將抑制風險偏好。宏觀環境的穩定與否,將決定加密貨幣市場能否延續反彈勢頭。
于佳寧表示,從市場內部來看,杠桿結構與流動性分布的修復程度同樣關鍵。經過上周的大規模清算后,短期杠桿風險已顯著釋放,但做市商的流動性恢復需要時間。如果主流交易所能有效提升風控參數與撮合穩定性,減少極端行情下的價差錯位,市場的波動性有望收斂。此外,穩定幣的鑄贖規模、鏈上資金流動方向,以及頭部機構的重新建倉跡象,都是判斷趨勢的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