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再度大爆發!
10月9日午后,人工智能概念股繼續強勢,板塊漲停及漲幅超過10%的個股數量一度接近20只。工業富聯、中興通訊、中芯國際、浪潮信息等大盤科技藍籌持續拉升。與此同時,外圍也傳來三大重磅消息。
一是,針對人工智能泡沫,IMF、英國央行、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拉響警報;
二是,CoreWeave執行長Michael Intrator表示,大科技公司正在強化基礎建設以服務客戶,這些都是真實需求驅動的建設,所謂的“循環”一說存在根本上的錯誤;
三是,據TechCrunch10月8日報道,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一檔博客節目中透露,在未來幾個月里,還有大交易。
大面積漲停
人工智能概念今天再度表現強勁,盤中大面積漲停。不少大市值股票表現非常強勁,科創AI ETF一度飆升超4%,科創50在此帶動下一度漲超5%。
業內爆款不斷,9月30日,AI大模型龍頭公司OpenAI發布最新音視頻生成模型Sora 2,其官方發布稿稱,Sora 2相較此前模型在物理上更準確、更逼真、更可控,它還具有同步對話和音效的功能。由Sora 2驅動的Sora也在當天登陸美區蘋果商店,10月3日至今,Sora一直占據免費應用下載榜第一位。
另外,OpenAI與英偉達、甲骨文、AMD達成的一系列轟動性協議可能僅僅只是個開始。10月8日,據TechCrunch報道,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一檔博客節目中透露:在未來幾個月里,你們可以期待我們帶來更多(這樣的交易)。他解釋稱,鑒于對公司未來模型能力和其所催生需求的強大信心,“我們已決定是時候進行一次非常激進的基礎設施押注了。”
與此同時,據網信北京微信公眾號,根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截至10月9日,北京市新增3款已完成備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累計已完成16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小幅升值;國債利率階段性磨頂;A股港股將繼續“新四牛”,穩中向好有升。人民幣國際化、AI基建布局和AI國際貿易將加力提速、相互促進,格局重塑將對經濟和市場產生積極、深遠影響。AI產業仍將引領中國相關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并將繼續帶動A股港股科技板塊上漲。
巨大的分歧
然而,從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泡沫癥狀”預警,到英國央行(BoE) 對科技股“破裂風險”的提醒,再到國際貨幣基金(IMF) 對“金融環境收緊”的警示,全球金融市場與科技圈正圍繞AI 投資泡沫展開密集討論。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指出,當前AI領域已出現典型泡沫跡象,科技股占標普500指數比重近40%,估值“顯著超出合理價值”,且市場對AI技術的樂觀情緒近乎狂熱,即使AI 最終能帶來多大變革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的最新預測則更為謹慎,認為未來10 年美國生產力成長僅0.7%,“有意義但不驚人”。研究公司Forrester 分析師Sudha Maheshwari 表示,采購AI 工具的企業正逐筆核查投資回報,每個泡沫都會破裂,到2026 年,AI 會褪去“變革皇冠”,戴上“實用安全帽”。
BoE當地時間周三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AI熱潮推高的科技股估值可跟2000年網絡泡沫高點相提并論,若市場對AI影響的預期轉弱,股市尤其容易遭受沖擊。報告也列舉了電力或晶片短缺恐拖慢AI 進展、新技術變革減少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等下行風險。
數小時后,IMF也呼應BoE 并警告:全球股價因AI樂觀情緒飆升,但金融狀況可能突然轉向。當前估值已接近25年前看好網絡時的水準,若出現大幅回檔,金融環境收緊將拖累全球經濟成長。
然而,科技界人士卻并不這樣認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將當前熱潮定義為“工業泡沫”而非金融泡沫,認為即使破裂也會篩選出真正的贏家,社會最終會從這些發明中受益。他還類比1990 年代生技泡沫,認為混亂中孕育著類似“救命藥物”的突破性進展。
此外,華爾街部分人士擔心,科技巨頭之間一系列類似的合作和交易具有“循環”色彩,指的是資金在公司之間不斷往返流動。對此,CoreWeave執行長Michael Intrator表示,大科技公司正在強化基礎建設以服務客戶,這些都是真實需求驅動的建設,所謂的“循環”一說存在根本上的錯誤。
“真實情況是,那些非常大、非常重要的科技公司都在采購基礎設施,目的是為了把服務順利提供給客戶,包括Meta、微軟、亞馬遜、Google。”他補充說:“我的意思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因為有真實的需求才會采購基礎設施。循環這件事并不存在。”
CoreWeave主要銷售AI云端基礎設施,在今年3月掛牌上市,當時創下2021 年以來美國最大首次公開發行(IPO) 紀錄。在AI 及資料中心熱潮加持下,該公司股價快速飆漲,上市迄今累計漲幅已經超過200%。
上版:王璐璐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