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周昊創瑞通等3家IPO公司完成發行,今年以來A股IPO募資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根據Wind統計,截至9月14日,按照網上發行日計算,今年以來已有68家新股完成發行,合計募資額達677.4億元。
去年全年,共有102家新股完成發行,合計募資662.8億元。也就是說,今年至今IPO募資額已超去年全年。
IPO募資額超過去年全年,得益于今年有幾個募資額較高的新股。其中,華電新能IPO募資額高達181.7億元,位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中策橡膠、天有為,募資額分別為40.7億元和37.4億元。此外,聯合動力、屹唐股份、友升股份募資額超過20億元。
近日,中國電建旗下電建新能滬市主板IPO申請獲受理,公司擬募資90億元,這意味著A股又將迎來一只“巨無霸”新股。
記者注意到,9月以來新股發行有所提速。根據時間安排,本周將有聯合動力、錦華新材、建發致新、瑞立科密、云漢芯城等5只新股發行,這意味著單周有5只新股發行,而今年僅有3月10日當周出現過單周5只新股發行的案例。
從月度新股發行數量來看,今年3月份共有14只新股發行,為年內月度發行數量最高的一個月。截至9月19日,9月將有9只新股安排發行,而8月和7月全月分別只有7家、9家新股發行。從目前來看,9月新股發行數量有可能和3月相近。
今年新股發行市盈率有所下降。根據統計,前8個月上市的67家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約18.8倍,低于2024年的21.7倍。其中,發行市盈率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屹唐股份為51.55倍,并未出現往年百倍市盈率新股的情況。
監管層支持科創產業的IPO。今年6月18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推出科創板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并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同時,在創業板正式啟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
在政策的推動下,資本市場正加速向科創型企業集聚。今年A股IPO公司主要來自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新興產業,占比超過八成。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預計,今年全年A股IPO家數比去年將有所增長,而募資規模增長幅度可能更大。不過,IPO發行速度已不可能回到兩三年前的高速發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