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間,千里科技(SH601777,股價11.45元,市值517.67億元)發布公告稱,為深化全球化戰略布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提升公司國際化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目前正在籌劃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事項。
根據公告,千里科技赴港上市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踐行AI(人工智能)化戰略,提升研發能力,加強AI能力和產品功能開發升級及進行技術儲備,戰略性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進一步加強境內外銷售與服務網絡建設,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論是從加快推進公司內部發展戰略的角度,還是從緊跟外部行業快速變革的角度來看,千里科技此次擬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都在情理之中。
整車企業赴港上市頻現
根據公告,千里科技于9月12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赴港上市的多個議案。相關議案顯示,千里科技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上市后公司總股本的15%(不包括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的股份)。
事實上,千里科技赴港上市在情理之中。千里科技在2025年半年報中提出“科技與終端協同發展,AI化與國際化相互促進”發展戰略。
一方面,智駕和智能座艙無疑是需要大量“燒錢”的業務。長安汽車在2024年11月就提出推進數智化“北斗天樞”、新能源“香格里拉”和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計劃,未來5年將累計投入超2500億元,推出50余款數智新汽車。
從資產狀況來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千里科技的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分別為223.96億元和108.34億元,盡管資產負債率僅為48.37%,但資產規模與行業頭部企業相比差距明顯。而且,千里科技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為78.61億元和90.62億元,流動比率僅為0.87。赴港上市能夠為千里科技提供重要的融資渠道。
另一方面,2025年以來,整車企業赴港上市的情況頻頻出現,同在重慶的賽力斯4月遞表港交所申請IPO;奇瑞汽車8月底重新遞表港交所申請IPO,目前已通過聆訊;8月,東風集團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嵐圖汽車將以介紹上市方式登陸港股。
目前境內整車品牌紛紛“出?!?,境外市場已成為各方重要的競爭點。赴港上市無疑能為企業帶來較好的國際化能見度。
處于新戰略推進關鍵期
千里科技2024年下半年迎來一次重大“轉身”。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印奇旗下的重慶江河順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24.3億元受讓吉利科技集團間接持有的力帆科技(千里科技曾用名)19.91%股份,印奇隨后擔任力帆科技董事長一職。2025年初,力帆科技正式更名為“千里科技”。
在印奇帶領下,千里科技將公司核心戰略聚焦到“AI+車”上,并將業務校準至科技和終端兩大板塊,提出構建“以終端業務穩固發展基礎,以科技業務驅動增長”的產業格局。其中,科技業務板塊主要聚焦于智能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技術,終端業務板塊則深耕乘用車(含新能源汽車)、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及通用機械等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含出口)。
科技業務板塊進展較為明顯,也更受市場關注。其中,在智駕方面,千里科技與吉利、邁馳等股東在2025年6月共同投資設立重慶千里智駕科技有限公司,隨即在當月發布“千里智駕1.0”解決方案。在智能座艙方面,千里科技與階躍星辰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基于階躍星辰的多模態大模型、端到端語音大模型等AI能力,共同開發下一代智能座艙產品。
在終端業務方面,根據產銷快報,2025年前8個月,千里科技汽車整車銷量約為6萬輛,同比增長85.80%;其中,新能源汽車和其他車型銷量分別為2.21萬輛和3.80萬輛,分別同比增長61.27%和103.82%。雖然增長較快,但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整車市場,這一數據仍不能提供足夠的競爭優勢。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營業收入為41.84億元,同比大增40.04%;歸母凈利潤為3117.08萬元,同比增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