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關于租房的故事,每天都在各地上演。貝殼研究院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租房人口已超2.6億,2025年有望突破3億大關。在一線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達到40%以上。
但隨著住房租賃市場不斷發展,不少市場亂象也隨之出現。自9月15日起,我國首部住房租賃領域行政法規《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將進一步規范住房租賃活動,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
“房東稅”的誤讀
用于出租的住房,《條例》規定應當符合建筑、消防、燃氣、室內裝飾裝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稐l例》還明確,租賃住房單間租住人數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積,應當符合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條例》明確,住房租賃經紀機構發布房源信息前,應當核對并記錄委托人的身份信息、住房權屬信息,實地查看房源,與委托人簽訂住房租賃經紀服務合同,編制住房狀況說明書。出租人應當按照規定,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等方式將住房租賃合同向租賃住房所在地房產管理部門備案。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提高住房租賃合同備案服務水平,不得就住房租賃合同備案收取任何費用。
有業內人士表示,租客有了備案合同可以更方便辦理居住證和提取公積金。長期來看,備案有助于推動租金透明化。對于住房租賃合同備案相關規定,此前在市場上曾出現“房東稅”等誤讀。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條例》本身并不涉及稅費政策的調整?!稐l例》中沒有提及稅費內容,也無新增稅費考慮。各個市場參與主體要真正把權責統一的思想融入租賃各環節中,真正助力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
退押金難?
在引導和規范住房租賃企業發展方面,《條例》也做了詳細規定,要求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具備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自有資金、從業人員和管理能力,發布的住房地址、面積、租金等房源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不得發布虛假或者誤導性房源信息;住房租賃經紀機構應當具備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自有資金、從業人員和管理能力,并將其從業人員名單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備案;網絡平臺經營者應當核驗住房租賃信息發布者的真實身份信息,未履行核驗責任的,會受到相應處罰。
現實生活中,許多租客都曾遇到“退押金難”的問題。針對押金難退這一常見糾紛,《條例》明確,住房租賃合同應當明確約定押金的數額、返還時間以及扣減押金的情形等事項,出租人無正當理由不得扣減押金;出租人解除住房租賃合同應當通知承租人并為承租人騰退租賃住房留出合理時間,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合同或者騰退住房。
提高租賃穩定性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條例》對房源的合規性、經營主體的規范性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短期內部分房源可能退出市場,特別是一些租金較低的非住宅租賃房源,二房東籌集的房源,打隔斷的房源等。另外,房源合規化可能導致部分區域租金上漲,低收入群體租賃選擇減少。對此,要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還要加大規劃、用地、融資、稅費扶持,積極盤活存量房源,增加市場供應。此外,各方權益得到規范后會提高租賃穩定性,提升租房意愿,租賃現金流趨于穩定,從而激勵市場主體投資住房租賃,包括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有利于促進行業從增量向存量、從建設到運營的轉型,對行業新模式構建,對REIT發行有積極意義。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認為,《條例》實施的最終目的自然不是“壓”租賃交易,而是“活”租賃交易,也就是促進租賃市場的活躍。2025年9月份以后,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面臨很多新機會,也面臨很多更活躍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