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付萬軍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行業多出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舉措,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據了解,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監管總局牽頭,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共同舉辦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組織各級派出機構、相關行業協會、各類型各層級金融機構具體實施。
付萬軍介紹,這是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第三次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金融行業開展集中教育宣傳活動,活動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尊重消費者、服務消費者、保護消費者,是金融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具體體現。”付萬軍強調。
針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在民生服務、行為監管、環境治理、宣傳教育等方面持續加力。
其中,在民生服務中,金融監管總局不斷加強制度供給,截至目前,已相繼修訂出臺公司治理、監管評級、消費者保護各類制度30余項。付萬軍表示,金融監管總局還將認真聽取廣大金融消費者意見建議,不斷完善監管規則,為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筑牢制度保障。
在行為監管方面,金融監管總局始終強調要壓實金融機構消保責任,具體監管舉措包括健全適當性管理機制、健全營銷管理機制、健全糾紛化解機制三方面重要內容。付萬軍指出,在營銷管理方面,推動金融機構加強營銷行為管理,突出為民服務的導向,遵循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原則,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幫助消費者充分知悉產品和服務信息。加強數據技術運用,確保產品銷售關鍵環節可回溯可確認。此外,針對金融糾紛,要指導金融機構從維護消費者長遠利益出發,形成從接訴處理、多元化解到溯源整治的全鏈條糾紛解決流程。立足預防、立足調解、立足基層,促進矛盾糾紛及時化解。
在金融環境治理方面,非法金融活動和金融領域“黑灰產”亂象是監管部門的嚴密防范和打擊領域。事實上,這也是今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即提示提醒防范互聯網貸款亂象、金融領域“黑灰產”侵害。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將進一步普及互聯網借貸相關知識,提醒公眾警惕通過混淆概念、隱瞞年化利率、不實承諾等虛假宣傳手段誘導貸款,防范以管理費、擔保費、權益費等名目隱藏高額息費等行為,幫助人民群眾提升風險防范意識。針對金融領域“黑灰產”亂象,分類別、有側重地提示提醒,揭示分析不正當反催收、惡意逃廢債務、非法代理退保理賠、非法存貸款中介、虛假征信修復、非法薦股等行為表現形式及特點,幫助公眾明辨風險,遠離非法中介、非法“校園貸”等侵害。
“金融教育是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基礎工作,對于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付萬軍指出,近年來,金融部門以聯合宣教機制為抓手,在全國范圍上下聯動,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五進入”等接地氣、有特色的教育活動。同時,聚焦“3·15”“5·15”等關鍵時點,廣泛開展集中宣教活動,涌現出很多題材新穎、形式多樣的案例佳作。
當前,金融監管總局正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付萬軍介紹,從初步分析結果看,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穩中有升。他表示,下一階段,金融監管總局將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金融宣教再往前端走一些、離消費者更近一些,逐步構建起消費場景全覆蓋、傳播渠道全覆蓋、受眾群體全覆蓋的宣傳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