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寶
郭潔
2025-09-15 12:47
9月12日,ST東通、億利潔能、ST新潮、*ST聆達、ST天圣等多家公司同日收到罰單,多涉及財務造假,其中不乏億元級重罰。
同日收到罰單的上市公司涉及多種違法行為:其中,ST天圣因2017年至2018年通過賬外資金池支付銷售費用等方式虛增利潤,擬對ST天圣及22名責任人員合計處以439萬元罰款;*ST新潮因涉嫌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擬被合計罰款500萬元;*ST聆達因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和關聯方資金占用被罰款500萬元。
在本輪處罰中,兩家公司的罰單規模尤為引人注目。其中,對*ST東通(東方通)擬罰款2.29億元,對7名責任人合計罰款4400萬元;此外,對退市公司億利潔能及控股股東、時任高管等,累計罰約3.41億元,強力釋放了“退市不免責”的明確信號。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億利潔能(已退市,下稱“利能5”)的案例。調查顯示,該公司實施了長達8年的系統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23年),手段包括虛構期貨交易、虛增投資收益、虛記銀行存款利息、虛構貿易業務等。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巨額關聯擔保、資金占用及欺詐發行債券等行為,其控股股東億利集團通過財務公司非經營性占用資金高達39.06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2025年監管層對財務造假行為的打擊力度顯著加強,不僅對上市公司進行巨額罰款,還對實控人、高管等“關鍵少數”采取市場禁入等措施,對違法行為的有效震懾,也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