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綠色轉型!這一省,重磅發布!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5-09-14 11:51

      福建日報消息,近日,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行動方案》,并發出通知。來看重點:

      1.圍繞光電信息、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優勢領域,培育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好廈門生物醫藥港等專業化園區。

      2.創新發展未來產業,力爭在數據智能、氫能、前沿新材料、健康與新醫藥等領域率先突破,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

      3.加強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武夷山、鼓浪嶼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

      4.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左右。

      5.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豐富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應用場景。到2026年,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占比超71%。

      6.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陸上風電升級改造,加快近海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穩妥推進閩南海上風電基地開發。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穩妥推進漳州核電、寧德核電項目建設,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熱。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以上。

      7.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深化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建設。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達到40%。

      8.持續開展“投資福建”全球招商,鼓勵引導各類資本擴大綠色轉型投資。發揮省級預算內投資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資金等的帶動作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用好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政策,助力綠色低碳項目建設。

      9.推進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化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支持福州加快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海洋資源交易平臺。探索推進用水權交易,支持龍巖推進水票改革。深化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創新海洋碳匯發展機制。

      全文: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行動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加快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行動方案》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奮勇爭先。

      到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普遍推行,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更加成熟,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社會自覺,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美麗福建全面建成。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山海協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格局

      1.打造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完善以武夷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閩西北、閩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完善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支持莆田爭創木蘭溪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進閩江河口濕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加快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2.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加快打造一批零碳園區,深化部省共建推進湄洲島“近零碳島嶼”建設。加快建設福州、廈門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支持三明、南平、龍巖等地鞏固綠水青山優勢,高標準推進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氣候投融資、林業碳匯等試點工作。支持平潭建設零碳國際旅游島。

      (二)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1.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工業領域重點行業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完善重點用能單位管理機制,建立節能管理檔案和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清單,滾動實施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依法依規推動能效、環保、質量、安全、技術不達標且不能按期完成改造的項目和淘汰類產能加快出清。

      2.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壯大。圍繞光電信息、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優勢領域,培育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好廈門生物醫藥港等專業化園區。創新發展未來產業,力爭在數據智能、氫能、前沿新材料、健康與新醫藥等領域率先突破,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強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武夷山、鼓浪嶼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左右。

      3.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豐富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應用場景。到2026年,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占比超71%。實施數據中心整合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及改擴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內,探索綠電直供、數電聯營等新模式。

      (三)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1.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煤炭消費比重逐步減少。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持續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合理規劃新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所必需的調節性、支撐性煤電。

      2.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陸上風電升級改造,加快近海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穩妥推進閩南海上風電基地開發。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穩妥推進漳州核電、寧德核電項目建設,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熱。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以上。

      3.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完善省內“四縱三橫、沿海雙廊”主干電網,推進閩贛聯網工程建設,強化跨省跨區電網互聯。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推進云霄、仙游木蘭等抽水蓄能電站布局建設,有序建設新型儲能設施,提升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和綜合調節能力。推進微電網、虛擬電廠、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探索開展綠電進園區試點。

      (四)著力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1.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完善鐵路集疏運體系,推進寧德漳灣港鐵路專用線等項目建設。提升閩江干流航道等級,恢復南平至三明航道正常通航,構建以閩江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江海聯運通道。引導航空企業低碳智慧運行,提升機場運行電動化智能化水平。

      2.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兩岸融合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通道及網絡建設。推進G228濱海風景道綠色智慧化及交旅融合工程建設,打造一批低碳(近零碳)車站、機場、碼頭、公路服務區。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岸電設施改造升級。到2030年,實現靠港船舶常態化使用岸電。

      3.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深化“電動福建”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鞏固新能源汽車、電動船舶等全產業鏈優勢,加強船用混合動力、液化天然氣(LNG)動力等低碳清潔能源裝備研發,發展電動飛機等新能源航空器。支持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發展零排放貨運。到2030年,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五)促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

      1.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支持福州、龍巖等地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打造依山傍水、串聯城鄉的“萬里福道”。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深化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建設。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達到40%。

      2.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設。推進建筑用能低碳轉型,試點推動工業廠房、公共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探索應用“光儲直柔”技術。

      3.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秸稈高值化利用,有序推廣應用加厚高強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加強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提升用能電氣化水平。

      (六)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

      1.深入推進節能降碳增效。組織實施分領域分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推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全覆蓋,推廣節能降碳“診斷+改造”模式。深化能耗統計核算工作改革,夯實能源活動碳排放統計基礎,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設。將項目碳排放評價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

      2.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實施糧食節約減損行動。推進泉州、福州、廈門、漳州等地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統籌海域空間綜合保護利用,推進海域使用分層設權、立體利用。加強礦產資源整合,落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

      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壯大再生面料綠色制服、“以竹代塑”等產業,發展“無廢產業鏈”。促進再制造產業升級,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推廣再生材料使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深化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

      (七)加快消費模式綠色轉型

      1.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引導全社會節約用水用能、推廣“光盤行動”等,抵制過度包裝,鼓勵選用環保、可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以愛國衛生月、夏秋季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等活動為重點,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實踐活動。構建高效銜接、快捷舒適的城鎮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引導公眾綠色出行。支持碳普惠創新實踐,鼓勵大型活動和公務會議規范有序實現碳中和。

      2.豐富綠色產品供給。引導機械、電子、汽車、食品、鞋服等優勢行業生產企業推進綠色產品創新。積極參與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落實能效、水效標識制度。強化產品碳足跡管理,推進寧德鋰電池、泉州(晉江)紡織品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建設。

      3.引導促進綠色消費。完善綠色消費激勵措施,加力擴圍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持續做熱“全閩樂購·煥新生活”惠民活動。推進政府綠色采購工作,按國家有關部署有序拓展綠色產品采購范圍和規模。鼓勵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建設涵蓋上中下游各主體、產供銷各環節的綠色供應鏈。探索建立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鼓勵企業按需擴大綠色能源消費。

      三、強化統籌保障

      (一)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

      1.強化創新基礎支撐。優化綠色低碳技術相關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基地布局。深入實施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到2030年,新增5家以上綠色低碳領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開展“人才福建周”等活動,實施“八閩英才”培養計劃,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綠色低碳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2.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完善綠色低碳科技“揭榜掛帥”、“賽馬”機制,加快突破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和深遠海柔性直流電力送出等技術。推進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等重大專項,形成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成果。深入實施工業科技創新行動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兩提升”行動,支持創新型領軍企業聯合上下游產學研力量共建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聯合體,培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主體。

      3.推進創新示范推廣。實施中試創新服務平臺體系建設行動,推動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成果轉化。促進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積極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和高效益運用。

      (二)健全綠色轉型政策

      1.落實綠色轉型財稅制度。深化拓展綠色稅費優惠政策“免申即享”,加強綠色稅費跨部門協同共治。支持企業節能升級改造,推進通用設備更新提標,提升綠色低碳管理能力。統籌安排省級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支持各地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2.優化綠色金融服務。推進三明、南平高質量建設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支持廈門爭取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點。深化“金服云”等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金融機構將碳表現納入授信管理流程,實施差別化的綠色信貸和保險政策。推進建材行業轉型金融國家試點工作,豐富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供給。

      3.優化綠色轉型投資機制。持續開展“投資福建”全球招商,鼓勵引導各類資本擴大綠色轉型投資。發揮省級預算內投資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資金等的帶動作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用好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政策,助力綠色低碳項目建設。

      4.完善綠色轉型價格政策。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落實綠色電價政策。加快落實推進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率先在具備條件的高耗水行業實施。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

      5.深化綠色轉型市場化機制建設。推進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化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支持福州加快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海洋資源交易平臺。探索推進用水權交易,支持龍巖推進水票改革。深化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創新海洋碳匯發展機制。

      6.提升綠色發展標準化水平。發揮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優勢,加強碳排放相關計量器具、標準物質的研制和應用。聚焦企業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核查等需求,鼓勵企業、社會團體、機構等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7.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有序推進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福建省淺海灘涂水產增養殖管理條例、福建省節約能源條例等制定修訂工作。健全完善生態技術調查官制度、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司法賠償機制等,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司法路徑,持續打造生態司法“福建樣本”。

      8.用好綠色合作平臺載體。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運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規則,深化“福品銷全球”系列活動,拓展綠色產業、綠色貿易合作。加強節能減排、碳計量等領域閩臺交流合作。依托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平臺,增進綠色低碳政策交流,講好綠色轉型福建故事。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工作各領域全過程,進一步明確本地區本部門的重點任務,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各相關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要積極推進本領域綠色轉型工作。省發改委要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重要情況及時按程序向省委和省政府請示報告。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免费看一级做a爰片久久|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99久久99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成人久久久观看免费毛片|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91久久精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99久久99久久|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狠狠狠97色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