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地方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協同發展座談會上,上海市國資委聯合市工商聯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地方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國企民企雙向進入、交叉持股。在新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促進國企民企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技術開源、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深化合作。鼓勵國企民企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加強科技創新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鼓勵國企民企相互開放和提供應用場景、試用環境,加大創新產品培育與應用力度。推動傳統制造企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將數字化技術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加速轉型升級。鼓勵商貿服務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享業務資源,促進產業轉型。鼓勵大型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吸引產業鏈企業集聚,實現協同發展。
這為民營企業打開一扇窗。在政策實際落實中,民營企業參與產業創新聯合體時,應冷靜而理性地看清如下兩點:
民營制造業企業在參與產業創新聯合體時,首先要明確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定位,分析自身的比較優勢。根據自身的技術特點、產品優勢、市場渠道等,選擇合適的創新環節和創新任務。例如:企業在某一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獨特技術,可專注于該領域的技術創新,為產業鏈提供高質量的零部件產品。
其次,民營制造業企業應積極與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成為龍頭企業的供應商、合作伙伴或產業鏈下游企業。在產業創新聯合體中,龍頭企業通常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影響力,能夠引領產業鏈的發展方向。通過與龍頭企業的協同發展,民營制造業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企業要積極響應龍頭企業的創新需求,參與龍頭企業組織的聯合攻關項目,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增強與龍頭企業的合作黏性。同時,提醒龍頭企業要誠信經營,要有名副其實的契約精神。
為更好地落實相關政策,筆者有四點建議:
一是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保障民營制造業企業在產業創新聯合體中的合法權益。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標準細則,確保民營制造業企業與國企央企在參與創新聯合體、獲取政策支持、承擔科研項目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機會。加強對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歧視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是金融機構應加大對民營制造業企業的支持力度,拓寬民營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渠道。針對民營制造業企業的特點,開發適合其發展的信貸產品、保險產品和股權融資產品。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政府可以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風險補償基金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同時,加強對資金使用、流動的監管。
三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確保各成員單位的利益得到保障。在產業創新聯合體中,利益分配機制應充分考慮各成員單位,在創新過程中的投入、貢獻和風險承擔等因素,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利益分配。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激發各成員單位的創新積極性,促進聯合體的穩定發展。
四是政府和企業應加強人才培養和流動,為民營制造業企業參與產業創新聯合體提供人才支持。加大對制造業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促進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人才流動,鼓勵科研人員到企業創新創業,為企業帶來新的技術和理念。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民營制造業企業占據重要地位,但當前,卻面臨諸多生存困境。此次職能部門印發指導意見,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產業創新聯合體,希望政府和社會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加強金融支持、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加強人才培養等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在產業創新聯合體中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民營制造業企業在產業創新聯合體中的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