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截至9月8日,共有135家私募機構旗下產品出現在153只年內上市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合計重倉持有份額達24.48億份,顯示出私募機構對ETF這一工具化產品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布局。
從上述153家私募機構的管理規模分布來看,中型機構成為認購主力。其中,管理規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區間和10億元至20億元區間的私募機構,分別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8.53億份和4.54億份,占比依次為34.84%和18.55%。小型私募機構同樣表現活躍。其中,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下和5億元至10億元區間的機構,分別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6.69億份和2.56億份,占比依次為27.33%和10.46%。相比之下,百億元級私募機構和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的大型私募機構對ETF的配置較為謹慎,合計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僅2.16億份,占比不足9%。
前海鉅陣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龍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TF憑借其出色的流動性、風險分散能力、低廉的交易成本以及跨市場配置的便利性,已成為私募基金靈活應對板塊輪動的理想工具。”
從策略類型來看,主觀策略私募機構對ETF的參與度顯著高于量化私募機構。數據顯示,67家主觀私募機構合計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達8.73億份,占總量的35.67%;34家主觀+量化私募機構合計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達7.97億份,占比為32.56%;量化私募機構合計重倉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最少,占比不足32%。
在ETF產品選擇上,數據顯示,153只被重倉持有的年內上市ETF中,產品名稱中含“科創板”字眼的達43只,私募機構合計持有份額達7.87億份;含“自由現金流”字樣的共21只,私募機構合計持有份額達4.09億份。此外,有8只ETF被私募機構重倉持有份額超過0.5億元,這些產品多聚焦科技創新、盈利質量較高和高股息等,契合當下經濟轉型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宏觀背景。
深圳市融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相關ETF近年來備受市場青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科技創新行業成長空間廣闊,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前沿技術迭代迅速,伴隨技術持續突破與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相關企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其二,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相關領域持續獲得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其三,科創板相關ETF覆蓋眾多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助力投資者共享行業成長紅利。同時產品由專業基金管理人負責運作,風控與投研能力更具優勢?!?/p>
在龍舫看來,這一趨勢得益于明確的政策支持與監管引導,促進私募基金積極服務科技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科技創新領域本身具備高成長潛力,市場也普遍給予相關企業較高估值,因而吸引私募機構主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