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觸及627港元,刷新2022年10月以來的港股牛市高點。9月9日上午,騰訊控股(00700.HK)盤中走出近三年的階段性新高。
截至目前,騰訊在最近一次見底后,至今已經累計大漲超過200%,明顯高于阿里巴巴(09988.HK)、美團(03690.HK)、京東(09618.HK)、網易(09999.HK)等競爭對手同期表現。
騰訊的最新股價,與2021年2月創下的775港元(前復權701港元)歷史最高點,已經距離不遠。市場也在關注,該股能否進一步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騰訊是本輪港股牛市主要推手之一。從基本面來看,游戲行業的景氣度更高,騰訊沒有陷入其他競爭對手在外賣等行業內卷的問題,在人工智能(AI)方面也有大規模投入,業績和股價表現因此更突出,而投資者有“汰弱留強”的選擇心態,成為該股2022年見底以來跑贏多數競爭對手的主要原因。
能否繼續突破?
9月上午,騰訊最高上摸627元的高點,盤中最大漲幅達到9.5%,刷新最近三年多的高點。截至發稿,該股仍處于620港元上方,總市值達到5.7萬億港元。相較于行情啟動前的階段低點,該股目前已經累計上漲了兩倍以上。
光大證券國際策略師伍禮賢向第一財經分析,騰訊股價表現相對強勁,反映了不同科技子行業的周期差異。目前,游戲仍為騰訊最大收入來源,行業景氣度較高,海外增長動力相對比較強,而國內的業務復蘇同樣較快,年內有機會觸及700港元大關。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認為,騰訊作為恒生指數權重成分股,是本輪行情主要推手之一,資金流入源于游戲主業維持高增長,而且沒有陷入平臺經濟內卷;AI投入改善成本結構,也為股價提供催化。技術面來看,騰訊目前呈現緩步上行的特征,短期650港元附近存在技術阻力。
在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看來,美聯儲降息對科技股有較大提振作用,就騰訊而言,除降息因素外,還存在全球層面的市場因素,經歷一系列中期調整后,投資者在選擇上呈現“汰弱留強”特征。互聯網平臺方面,門檻較高、具備獨特地位的企業更受青睞,相比其他部分互聯網公司,此前因惡性競爭和內卷導致利潤受壓,騰訊規模效應顯著,具備較高門檻,投資者趨于保守就更偏好龍頭股。目前,騰訊逼近前期高點,投資者需留意部分解套后資金的拋售壓力,整體來看市場氣氛依然利好騰訊股價。
港股100研究中心顧問余豐慧稱,騰訊股價創出此輪新高,反映了市場對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信心,騰訊近年來在多元化業務布局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在金融科技、云計算以及數字內容等領域的發展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基于這些積極因素,騰訊具備挑戰上一輪牛市高點775港元的潛力。
2025年9月8日,騰訊控股通過了89.7萬股的回購計劃,總計耗資5.51億港元,以605.5港元至618.5港元之間的價格;連續多日回購自身股份。
跑贏多數互聯網股
騰訊的股價,自2022年10月見底到2025年9月9日中午收盤,按照后復權實際投資回報計算,累計漲幅高達228%,高于阿里巴巴(145%)、美團(67%)、京東(60%),最接近騰訊漲幅的是專注于游戲業務的網易(180%)。
從二季度業績來看,上述幾家公司中,騰訊和網易凈利潤增速都比較快,但其他三家都因為外賣業務競爭激烈等原因出現利潤下滑。
騰訊8月13日披露的二季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15%;非國際準則經營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18%。一般及行政開支319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用于AI研發及人員成本;資本開支191億元,同比增長119%,主要投向數據中心及IT基礎設施。騰訊管理層稱,將密切關注AI開發進度,關注大模型性能演進,通過理解用戶需求和習慣改進AI產品,同時也著眼讓AI提高現有業務的效率,例如廣告、游戲、金融科技。
天風證券分析師孔蓉認為,AI對廣告轉化率及長青游戲流水產生實質貢獻。微信內已上線關鍵詞智能檢索、小店客服機器人、視頻號文字摘要等功能;廣告投放鏈路中的AI工具提升回報率,帶動營銷服務收入,后續微信與元寶合作有望深化,騰訊在入口、場景、社交關系鏈、小程序基建等方面的優勢將強化競爭力。
而京東和美團業績則受到外賣行業激烈競爭影響。財報顯示,京東集團二季度經營虧損8.59億元,2024年同期經營利潤105億元;股東應占凈利潤61.78億元,同比下降50.8%,變化主要因為對新業務(含外賣)戰略投入增加。美團二季度財報顯示,期內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11.7%;經調整凈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89%,美團CEO王興稱,外賣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美團將投入資源捍衛市場份額。
阿里巴巴2026財年一季財(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顯示,當期收入2477億元,同比增速1.82%;實現經調整凈利潤335.1億元,同比下降17.65%;主要因為對淘寶閃購以及用戶體驗、科技等投入增加。
余豐慧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自底部以來,騰訊的股價表現優于阿里、京東和美團等同行,顯示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這表明騰訊整體表現出色,在特定領域如游戲行業,因為旗下某些熱門游戲的表現,網易獲得了更高的市場評價和股價提升。
伍禮賢則稱,如果從去年來看的話,網易的股價本身就相對比較落后,去年投資者對網易在游戲方面的看法并不樂觀,而今年部分游戲產品收入回升,使得股價有明顯上漲之后,股價修復幅度與騰訊相當。
根據網易8月14日披露,二季度凈收入279億元,同比增加9.4%,股東應占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26%,主要受益于新游戲海外表現較好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