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上周末在專欄文章中發出警示,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干預美聯儲獨立性的行為,稱此舉意在謀求對貨幣政策的個人控制權,可能引發更大的經濟災難。目前,特朗普正在加速謀劃通過解雇美聯儲理事庫克,任命美聯儲主席人選實現盡快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的目的。
“財政主導” 的風險
克魯格曼在文章中寫道,特朗普及其盟友正通過多方面手段脅迫美聯儲官員,以操控利率政策。他表示,這種行為可能導致美國陷入類似津巴布韋等國的經濟困境,甚至用 “津巴布韋化(Zimbabwify)” 一詞形容潛在后果。
克魯格曼提及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先是試圖解雇美聯儲理事庫克(Lisa Cook),隨后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進入美聯儲理事會,同時允許其保留行政部門的職位。此外,特朗普方面還發起了大范圍的威脅與法律施壓行動。
對于特朗普呼吁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的主張,克魯格曼提出異議。他認為,敦促將利率下調300個基點的幅度過于巨大,并補充稱,除深度衰退最嚴重時期外,美國從未嘗試過如此大規模降息。
克魯格曼警告,這些舉動意味著美國正滑向 “財政主導(fiscal dominance)” 的局面 —— 即貨幣政策的制定不再以實現經濟穩定為目標,而是受制于彌補預算赤字的需求。他還追溯了這一行為的歷史根源:在君主制時代,君主會通過鑄造貴金屬貨幣收取費用?!拔覀內缃袢詫⑦@類收入稱為鑄幣稅(seigniorage)?!?克魯格曼指出,在特朗普的影響下,這類做法可能會以現代形式卷土重來。
通過對比全球其他經濟體,克魯格曼特別提到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領導下的土耳其,以及津巴布韋和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邦聯。“這類行為最終遲早會導致高通脹,有時甚至是惡性通脹?!?/p>
克魯格曼在文中寫道,保持獨立性的美聯儲長期以來為美國經濟保駕護航,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它有效阻止了財政主導的出現。“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形勢不容樂觀?!?/p>
截至目前,白宮與美國財政部均未立即回應就此事提出的置評請求。
就在此前一周,這位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文章中稱,特朗普在其發起的全球貿易戰中正面臨一場 “自釀的災難”?!坝幸稽c至關重要,那就是特朗普如今面臨的這場災難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本有可能說服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支持這項荒唐的貿易政策,但他缺乏耐心,一心想立刻以自己的方式實行統治?!?/p>
8月2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以7比4的投票結果裁定,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大部分全球關稅政策非法,認為其超越總統職權范圍。
克魯格曼寫道,“《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確實賦予總統相當大的權限,允許其在經濟緊急狀態下制定關稅政策。但特朗普本人卻不斷宣稱,美國經濟狀況極佳,正處于無通脹的繁榮之中,任何與此相反的說法都是假新聞。那么,情況怎么可能既‘好得不得了’,又同時處于需要采取激進措施應對的‘緊急狀態’呢?”
謀劃美聯儲控制權
在外界看來,近期解雇庫克的嘗試可能會讓特朗普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獲得多數控制權,進而干預貨幣政策。
目前,庫克已經對特朗普發起了司法挑戰,稱其抵押貸款申請中的所謂指控,在她的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早已是公開信息,特朗普如今不能以此為由將其解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周美國法院裁定庫克無法履行職務后,特朗普可再任命一名美聯儲理事,進而在美聯儲理事會中獲得4:3的多數優勢。
上周特朗普透露,擬定的、接替鮑威爾擔任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已經縮減至三人,分別是經濟顧問哈塞特、前美聯儲理事沃爾什以及現任美聯儲理事沃勒。
美聯儲主席人選的確定對金融市場至關重要 —— 市場會密切關注美聯儲領導層變動,從中捕捉利率走向、通脹政策及央行獨立性相關的線索。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今年始終維持利率不變,原因是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再度引發通脹;不過近期,他的擔憂重心已更多轉向放緩的勞動力市場。
哈塞特一直是特朗普關稅及其他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且與特朗普觀點一致,認為美聯儲當前維持的利率水平過高,并不合理。沃爾什則多次呼吁美聯儲進行 “制度變革”。沃勒在2020年被特朗普任命為美聯儲理事前,曾負責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部門,若他當選,將屬于 “技術派” 人選。
美國財長貝森特上周五對美聯儲發起了一連串批評,并呼吁對美聯儲的運作進行全面審查,審查范圍涵蓋人員配置、研究工作乃至貨幣政策等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