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三生國健(688336)舉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此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7.61%;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46.96%。
三生國健是中國首批專注于創新型抗體藥物研究的生物醫藥企業,專注于單抗、雙抗、多抗及多功能重組蛋白等新技術研究。目前,公司擁有13個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物,其中大部分在研藥物為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部分在研藥物為中美雙報。
今年5月,三生國健、三生制藥和沈陽三生與輝瑞達成SSGJ-707(PD-1/VEGF雙抗)全球授權(除中國內地),創下中國創新藥首付款歷史紀錄,總交易額超60億美元。根據三生國健與三生制藥和沈陽三生簽訂的《許可協議之補充協議》,三生國健和沈陽三生將按照30%和70%的分配比例享受上述授權交易的所有利益分配。
針對這一交易,有投資者在業績說明會上詢問公司收到輝瑞首期付款后有何規劃,三生國健董事長婁競回答稱,從生物藥企的角度來看,保障資金的合理應用是一項涉及平衡風險與收益、短期需求與長期戰略的關鍵任務。生物醫藥行業具有研發周期長、投入巨大、監管風險高、技術迭代快等特點,因此現金管理策略需格外審慎和專業化。公司結合行業特點和自身情況,審慎管理資金應用,保障合理、有效的利用。
針對公司當前研發布局的情況,三生國健總經理劉彥麗表示,創新藥研發是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事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清晰的戰略、差異化的定位、高效的執行和開放合作的心態至關重要。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是繼抗腫瘤領域之后的下一個黃金賽道,公司聚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戰略非常堅定。差異化、精準化、平臺化將構筑公司持續的競爭優勢。“差異化”和“患者需求”是核心,公司始終圍繞臨床未滿足的需求布局管線。通過“前沿生物學洞察+差異化技術平臺+精準臨床開發”三位一體的策略打造公司的創新引擎和高效的臨床推進。
對于公司當前臨床推進較快的原因,三生國健研發副總裁顧津明解釋稱,公司臨床項目推進速度較快是建立在“全”和“專”的基礎之上的,“全”是大部分關鍵環節都在內部完成,內部團隊溝通效率較高,這是速度快的結構性優勢。“專”體現在公司戰略聚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同時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執行力極強的資深專業臨床團隊。此外,公司也受益于中國臨床監管環境優化的政策東風,近年來,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制度、加入ICH、鼓勵創新藥研發等,整體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還有投資者關注三生國健在研項目608的進展,顧津明透露,公司的608(IL-17)安沐奇塔單抗是一款差異化明顯的優秀產品。如給藥頻率低、療效優異等優勢,12周和52周的PASI100應答率比同靶點產品相比,展現出一定的療效優勢。目前的數據顯示608的復發率低、免疫原性低,ADA的發生率低,無中和抗體產生。
對于公司下一款可能遞交NDA的產品,三生國健董事會秘書張琦預計,公司611(IL-4Rα)項目成人AD適應癥臨床III期研究中期數據已經讀出,數據積極,預計2026年就能夠遞交NDA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