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邁向成熟,公募整體規模的“含權量”也在迅猛增長,但在由債基、貨基擔綱主力的規模增長中,權益產品貢獻度依舊不足兩成。對比發達市場,國內公募的權益產品比例仍有較大抬升空間,當下的格局凸顯出了優化權益產品規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2025年5月印發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把“顯著提升權益類基金相關指標權重”寫進了基金公司分類評價。此外,券商中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監管層也在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公募基金產品注冊安排,支持其他各類含權產品協調發展,努力促進提高公募基金實際權益投資規模與占比。
有公募人士指出,布局含權產品成為當前基金產品的“供給側改革”,有利于實現長錢長投,解決資本市場“資金短、波動大”的頑疾。更多公募資金長期沉淀在權益資產后,一級市場融資、并購重組、產業整合將獲得持續“彈藥”,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真正落地。
權益基金規模仍有提升空間
從Wind數據來看,截至6月30日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為33.72萬億元,產品總數量達1.29萬只。其中,股票型基金規模4.27萬億元、數量301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規模2.07萬億元、數量2615只。將這兩類歸為權益基金,合計規模6.34萬億元,在總規模中占比約18.5%;合計數量5630只,占比超43.6%。
國聯基金產品開發部負責人許超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當前權益基金數量接近基金總數的一半,但規模貢獻不足兩成,規模與數量不匹配這一結構性現狀,凸顯出了優化權益產品規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表示,美國共同基金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其權益基金規模占比為73.70%,以此為參考,國內公募權益基金占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從成熟市場經驗來看,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將成為權益基金擴容的關鍵驅動力,我國基本養老金30%可投權益,為權益基金提供了潛在的資金來源?!碧煜嗤额欀赋觥?/p>
此外,在ETF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的背景下,被動投資或將成為權益資產潛在規模的主力軍。ETF憑借其資產透明、風險收益特征清晰的優勢,吸引了各類投資者參與,指數化投資漸入人心,不少原先持有股票、基金的個人投資者也轉化為了ETF投資人。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指出,2024年四季度,被動權益基金規模首次超過主動權益規模,與美國市場路徑有相似之處,當前被動投資的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
新基發行正進行“供給側改革”
2025年5月印發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把“顯著提升權益類基金相關指標權重”寫進了基金公司分類評價。近期,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獲悉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再度明確表示,進一步優化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促進提高權益投資規模和占比,支持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含權產品,積極布局有明確股票最低倉位的基金(除偏股型外,還包括混合型、有股票底倉的二級債基等)。
華東某公募基金投研總監解讀前述《通報》時表示,布局含權產品成為當前基金產品的“供給側改革”,有利于實現長錢長投,解決資本市場“資金短、波動大”的頑疾。同時有助于實現“投資者—管理人—實體經濟”的正向循環,即更多公募資金長期沉淀在權益資產后,一級市場融資、并購重組、產業整合將獲得持續“彈藥”,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真正落地,同時投資者也能長期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
華北某公募認為,監管加強含權基金的目的和意義:一是提升公募基金實際權益投資水平和占比,通過加快“含權”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的審批速度,形成按照產品“含權”倉位高低梯級設置審批速度的安排,引導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有明確股票最低倉位的基金。
二是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含權產品由于其風險收益特征,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和與投資者利益一致的機制。
三是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通過含權產品引入的中長期資金,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減少短期投機行為,促進市場穩定。
四是推動行業差異化競爭與高質量發展,支持各類基金產品協調發展,并實施差異化的審批安排,鼓勵基金公司特色化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
隨著銀行理財、信托等剛兌產品打破,存款利率持續走低,關于含權基金的需求端,前述華北公募表示,當前市場對含權基金的需求強勁,源于“資產荒”與理財轉型。投資者急需尋找能夠戰勝通脹的新投資渠道,而優質固收資產收益率下降,權益市場成為少數能提供中長期超額收益的資產類別。含權基金(尤其是“固收+”、混合型基金)作為參與權益市場的重要工具,需求自然水漲船高。
“其中,中低波動含權產品更受歡迎。投資者不再單純追求高收益,而是對回撤控制、持有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風險收益特征相對平滑的‘中低波動含權產品’(如固收+、絕對收益目標基金)的需求增速,遠高于高波動的純權益基金?!鼻笆鋈A北公募進一步指出。
各家公募各有側重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在支持布局含權產品呼吁下,基金公司已開啟了新一輪權益產品布局。從記者采訪情況來看,全產品線的個別頭部公募會進一步聚焦主動權益,大中型公募則通過主動、被動兩條線布局權益基金。還有中小公募,計劃通過量化與指數增強等方式走差異化路線,或通過含權類的“固收+”布局來擴展產品線。
“主動權益是公司戰略布局品種,未來會加大布局?!币患掖笮凸际袌鋈耸繉θ讨袊浾弑硎?,2025年是主動權益基金超額收益的改善期,客戶的風險偏好在不斷提升,主動權益產品布局接下來圍繞兩個方向展開。一是主策略:圍繞績優均衡風格的基金經理穩步布局,部分產品注重穩健收益下的回撤管理,部分產品注重相對收益,產品定位形成差異化。二是輔策略:重點圍繞科技、消費、醫藥、港股等細分主題策略進行布局,重點打造具有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平安基金表示,該公司權益基金加速布局遵循的是主動與被動雙輪驅動路徑,力爭兩手抓,兩手齊頭并進。主動權益方面,未來會進一步明確產品定位,確保投資策略及投資行為穩定性,品類分為全市場選股、主題賽道、指數增強、絕對收益四個系列,并根據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及能力圈,進一步細分形成主動權益基金三級目錄。被動指數方面,在目前基礎上繼續拓寬ETF產品線廣度及深度,同時還會深度參與指數編制,推出更多主題、策略及境內外特色被動產品,完善被動權益工具箱。
中小公募方面,許超表示,國聯基金的權益布局方向是依托自身資源稟賦走差異化路線,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量化權益與指數增強權益,目前已完成寬基指數增強產品的全譜系報批;二是絕對收益策略權益產品,布局平衡混合型基金等低波動產品,通過控制波動、追求穩健回報形成差異化優勢。但許超也說到,優秀的權益投研人員培育周期長、人才引進難度較大,這些困難會影響產品布局速度與規模增長。
“接下來我們會嘗試申報一些含權類的‘固收+’產品,一是想拓展公司產品線,二是能平衡一下基金的股債資產占比,在市場波動中能起到風險平滑作用?!币患揖劢怪鲃訖嘁娴闹行」际袌龈吖軐θ讨袊浾弑硎?,“固收+”基金有低波、中波和高波三種策略,渠道偏好前兩者,但中小公募準入存在一定門檻。從理論上說,高波“固收+”容易在電商渠道上做出規模,目前還沒明顯看到有中小公募做成,在鼓勵含權產品發展背景下想有所嘗試。
“快車道”內行穩方能致遠
然而,在含權基金的發展駛入“快車道”之際,對于質量的把控也必不可少,公募基金公司以怎樣的“跑姿”迎接權益市場新機遇尤為重要。
前述華北投研總監認為,公募基金一是要做到策略定位清晰化,杜絕風格漂移。“產品叫什么名字,就該做什么投資,讓投資者買入的資產類別和策略需要清晰可辨?!?/p>
二是投資策略多元化,滿足細分需求。開發更多針對特定場景、特定策略的產品,如對接養老需求的FOF、采用量化對沖策略的絕對收益產品、聚焦特定產業趨勢的賽道基金等,提供更精細化的工具。
三是客戶陪伴服務化,引導長期投資。投資者教育應該是貫穿投前、投中、投后的“全生命周期陪伴”。在市場波動時及時解讀,在投資者恐慌時給予心理按摩,幫助其踐行長期投資。
此外,前述華東公募也表示,含權基金要解決“拿不住”和“同質化”兩大難題,要做到投資策略多元化以精準匹配投資者需求和風險偏好,提升投研能力以實現投資業績可復制、可持續,同時還要做好投資者服務和陪伴,讓產品波動可預期、持有體驗可持續。
排版:劉珺宇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