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億緯鋰能固態電池基地:設備商駐場調試生產線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胥帥 淡忠奎2025-09-08 09:19

      9月5日,以先導智能(SZ300450,股價53.80元,市值842.60億元)、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78.00元,市值1596.00億元)為代表的固態電池龍頭股股價大漲,截至當日收盤,前者全天上漲20.01%,市值突破800億元,后者全天上漲16.59%,市值突破1500億元。

      每經記者胥帥攝

      而就在9月5日上午,成都龍泉驛區,先導智能員工對成都億緯鋰能有限公司的電池生產線設備進行了調試。

      事實上,全固態電池的“熱”難掩技術之難——“固-固界面”貼合、硫化鋰制備工藝復雜,這些問題困擾著全球鋰電行業,美國企業固態電池進展遲緩,日本企業量產時間推遲。

      A股固態電池板塊龍頭企業股價拉出陽線,背后是中國企業全固態電池的量產希望,一些企業的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指向2027年。在此背景下,固態電池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遠嗎?

      產線現場:成都億緯鋰能,設備商駐場調試

      9月2日,億緯鋰能官微發布的消息顯示,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下線。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參加了儀式。

      據億緯鋰能方面介紹,該基地全面投產后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基地分兩期建設,一期將于2025年12月建成,具備60Ah電池制造能力;二期計劃于2026年12月實現100MWh年產能交付。此次下線的“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人工智能)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劉金成提到,在面對多種電池技術路線時保持理性判斷,充分驗證技術可行性后推進產業規模化落地。

      億緯鋰能全固態電池下線的消息引爆資本市場,從9月2日開始,A股固態電池板塊龍頭企業股價開始拉升。究竟是什么樣的固態電池竟然引發資本市場如此關注?

      9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成都億緯鋰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億緯鋰能),該公司位于成都龍泉驛區環柏大道,與另一家鋰電龍頭企業中創新航(HK03931,股價29.26港元,市值518.58億港元)的成都基地相鄰。

      記者現場了解到,億緯鋰能官微提到的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就在成都億緯鋰能里面。成都億緯鋰能有東門和西門,內部有停車場、員工生活區以及生產區。

      記者在成都億緯鋰能現場了解到,固態電池生產線的圍墻外面,有一條無法通行的在建道路。成都億緯鋰能東門是公司的人力資源中心,較西門的人流更多。到了11時30分的飯點,成都億緯鋰能的供應商員工一般會從東門出來吃飯。

      此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碰到了公司多個供應商員工,部分身著“先導”工裝。經確認,這些身穿“先導”工裝的員工,來自固態電池設備生產企業先導智能。

      記者和兩名先導智能員工進行了交談,他們均提到先導智能為億緯鋰能電池生產線提供設備,且由他們負責清洗環節。整個電池線項目涉及機械設備等,除涉及先導智能外,還有“大族”。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大族激光(SZ002008,股價34.00元,市值350.07億元)涉足電池工藝設備,也是億緯鋰能供應商。

      “前幾天才從無錫總部過來跑項目,解決現場設備問題,讓它跑起來。”上述兩名先導智能員工表示,成都億緯鋰能內部有電池產線,每天都在生產電池,一種是大一點的圓柱電池,另一種是稍微小一點的圓柱電池。其中一名先導智能員工還解釋稱,生產的電池是放車上使用的,一個電池接一個電池串聯起來。

      不過,億緯鋰能曾提到公司全固態電池已完成小軟包電池組裝工藝開發。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表示,固態電池只是指電解質形態,與電芯形態無關,圓柱還是軟包是指電芯形態。

      9月4日,記者致電億緯鋰能公開電話,對方表示官微只是提到全固態電池產品下線,并非指已經實際量產,“具備量產能力和量產是兩回事……成都那個是硫化物固態電池的中試線,中試到量產還有很多環節”。

      在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原秘書長、高級工程師劉彥龍看來,全固態電池達到100MWh年產能,已經是中國固態電池產業不小的突破,盡管還需要驗證成本、價格、技術穩定性等。

      在成都,除億緯鋰能之外,另一固態電池領域巨頭——清陶能源也砸下重注。去年11月,清陶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將建成成都首條半固態電池生產線,年產能達15GWh,是其“已投放的單體體量最大固態電池產業化項目”。今年5月,成都市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成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陶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批前公示》,也意味著該項目的建設進一步提速。

      9月5日,記者來到成都郫都區彌陀村,找到了清陶能源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這是成都清陶二期項目,主要生產固態電池電芯及系統。根據項目建設的規劃,2025年啟動建設,2028年全面建成投產,15GWh新增年產值超100億元。不過,該項目現場還是一片荒地,有工作人員正在搭建三間板房,上面寫有“技術部”字樣。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項目在進行建設,目前還處在打圍階段。

      國際對比:美日量產受阻,中國企業加速布局

      為何目前還沒有量產的固態電池生產線,能引發鋰電產業、資本市場以及區域經濟觀察人士的“興奮”?

      據記者了解,這項被譽為“終極電池”的技術正迎來產業化的關鍵節點,盡管它是全球鋰電產業公認的技術難題。

      事實上,美國最前沿的固態電池企業也給不出量產時間表,甚至想放棄。今年7月,美國固態電池企業QuantumScape曾宣布終止自主制造固態電池,轉為向大眾PowerCo授權技術。此后,美股市場投資者對QuantumScape的股價“用腳投票”,7月18日到9月3日期間,該公司股價下跌42.79%。

      而美國另一家專注于全固態電池研發的企業——Solid Power對制造固態電池的興趣不濃,只想解決電解質,即四大體系——聚合物、氧化物、鹵化物、硫化物的材料性質。

      汽車公司奔馳支持的Factorial Energy,這家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的固態電池開發商,倒是驗證了新開發汽車尺寸固態電池FEST。然而驗證只是開始,仍然要通過實際駕駛來驗證商業化規模量產的可行性。

      至于美國固態電池研發商SES AI,其“AI for Science”的研發平臺不“鐘情”于固態,仍然有液態鋰電池的開發動作。

      日本企業方面更是將量產時間一拖再拖,從2025年推遲到2030年,即便汽車巨頭豐田持有上千項固態電池專利。

      早在1976年,我國便開始探索固態鋰電池技術,中國科學院在多個規劃中將其列為重點課題。1987年啟動的“863計劃”也將固態鋰電池列為重點課題。1976年,我國一位在德國的年輕訪學學者向有關部門寫信,申請研究固態電池。這位年輕訪學學者后來回國,成為“863”計劃“七五”儲能材料(聚合物鋰電池)項目的總負責人。他就是固態電池領域大名鼎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陳立泉。陳立泉還創辦了一家生產固態電池的企業——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藍新能源),鋰礦巨頭天齊鋰業(SZ002466,股價46.35元,市值760.71億元)對該公司有參股。

      9月4日,衛藍新能源董事長俞會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全固態電池沒有那么容易。”

      去年9月1日,俞會根曾表示,其對衛藍新能源能夠量產固態電池有十足自信。一年過后,俞會根保持謹慎:“目前沒有提前量產計劃。”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黃學杰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全固態電池生產難度非常大,目前國家層面正在組織技術攻關。“全固態電池的幾種路線,各有各的難點,一言難盡……包括日本企業都沒有把這些難點看清楚,所以(商業化)一推再推。”盡管全固態電池化學材料的穩定性有很大提高,但界面仍然是大問題——“電池到底怎么做,什么樣的形態”,現在都沒有完全確定。

      全固態電池界面面臨的挑戰,是業內公認的“固-固界面”貼合難題——固態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之間接觸,所有的鋰離子都在固態電解質膜上遷移,但真實世界不存在絕對的光滑平面。打個比方,在液態電池中,正負極之間呈“水狀”,正負極鋰離子充分結合,電導率就很高。到了固態電池,“水”被換成硬邦邦的“餅干”,需要外力將正負極兩塊“餅干”貼緊。貼得不緊就有縫隙,電阻飆升;貼緊了,“餅干”里會擠出“碎末”(鋰枝晶),然后短路。

      對此,黃學杰表示,外界施加的大氣壓力就很重要,實驗室里的壓力與真實環境要差很多倍。劉彥龍表示,難點就是如何在真實環境中保持高壓的穩定性。

      去年9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提到,固態電池實驗室環境與外部環境的差別——比如要在6000個大氣壓下,才能實現較高的低溫性能等。這意味著實驗室一些器件還無法投入市場應用。

      量產時間:2027年為何是商業化關鍵節點?

      除“固-固界面”的物理性質之外,固態電池材料本身的化學難題也待解決。上述業內人士均強調,從長遠來看,硫化物路線將成為全固態電池的主流,主要的電解質材料就是硫化物。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開始布局,例如天齊鋰業年產50噸硫化鋰中試項目已實質落地并動工。

      天齊鋰業負責硫化鋰的研發人員向記者表示,硫化鋰產業化有四大挑戰:制備工藝復雜,部分工藝會涉及高溫高壓;硫化鋰吸水易產生硫化氫氣體,因此對生產條件要求嚴格;設備選型要求嚴格,生產過程中對工況控制有很高的要求;下游電解質對硫化鋰產品純度、粒度、水分控制要求高。公司硫化鋰產業化項目獨創的“漿態還原法”新技術,開拓中低溫合成條件下硫化鋰合成反應的可行性。

      這也是劉彥龍所提到的硫化物固態電池面臨的兩難選擇。盡管硫化物固態電池在電導率等方面表現出色,但硫化物材料環節的制造難度極大,例如對水汽、濕度、氧氣等條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據記者了解,億緯鋰能固態電池基地也采用了硫化物路線,另一家電池巨頭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325.11元,市值1.48萬億元)也在主推該路線。

      寧德時代計劃,在2027年實現固態電池的小規模生產,到2030年前后考慮擴大固態電池產品的生產規模。然而在去年,曾毓群曾認為,寧德時代的固態電池水平只達到“4”(1代表剛開始涉及此領域,9是指技術成熟)。為了達到“4”,寧德時代用了足足七八年的時間。目前,寧德時代方面認為,固態電池行業科學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有一些工程問題,離包括供應鏈在內的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

      無論是億緯鋰能,還是寧德時代,都有一個“固態電池2027年”的時間表。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近半年,固態電池產業鏈發展超預期,比亞迪、國軒高科、一汽集團車規級電芯已下線,比預期快了半年。比如,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均瞄準2027年實現小批量生產或裝車;長安汽車計劃2025年底推出金鐘罩全固態電池功能樣車,2027年達成規模化量產等。

      黃學杰表示,大家都很有激情,希望在2027年有所突破。這一時間表和官方的規劃不謀而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也明確將固態電池列為重點攻關方向,支持鋰電池、鈉電池向固態化發展,并提出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龍頭企業。珠海等電池產業發達地區的目標也是2027年形成固態電池產業集群、2030年實現批量交付以及產業形成初步規模。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97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久久99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伊人涩涩涩涩久久久AV|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