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裴利瑞
2025年夏天,ETF再次跑出了驚人的“加速度”,國內ETF總規模歷史性突破5萬億元大關,僅用4個月便跨越一個萬億臺階。
數字一路狂飆的背后,是ETF對A股生態更為深刻的重塑。它既是“國家隊”穩定市場的“壓艙石”,也是助推這輪AI算力龍頭股行情的“搭臺人”;它既是新一輪居民資金入市的“新引擎”,但又是引發芯片龍頭百億被動拋壓的“放大器”。
當居民投資從“炒個股”轉向“配指數”,一個由ETF定義的新投資時代已然來臨。
牛市搭臺人
本輪行情中,ETF扮演著“搭臺人”的角色,為牛市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基礎動力。
一方面,自去年9月以來,以中央匯金為代表的“國家隊”借道ETF流入市場,今年4月再度大舉增持,成為維護市場穩定的重要工具,發揮著事實上的“平準基金”作用。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票ETF持倉市值合計達1.28萬億元,相比去年底的1.04萬億元大幅增長了2362.1億元,增長22.7%;持倉份額合計達3756.33億份,較去年底的3098.4億份增加了657.9億份,增長21.2%。
格上基金研究員托合江認為,中央匯金投資和中央匯金資產在投資方向上更側重于寬基ETF,體現出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的戰略意圖。中央匯金的增持行為釋放了對A股市場的長期看好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防止市場過度波動。
另一方面,在本輪以AI算力為代表的科技浪潮中,中際旭創、新易盛、寒武紀等一批行業龍頭憑借其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被納入科創50、創業板50以及多個半導體、AI主題指數并占據較高權重,引發ETF被動買入,為股價提供了穩定資金支持。
以中際旭創為例,作為創業板和滬深300的權重股,中際旭創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三個均為ETF,且總市值在9月3日首度超過東方財富,成為創業板第二大個股,或將帶來更多資金被動買入。
此外,富時羅素也公告,9月19日收盤后正式將中際旭創調入富時中國A50指數。全球跟蹤富時中國A50指數的被動資金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即約6.8萬億元人民幣,參考以往成份股納入時的權重情況,中際旭創的初始權重預計均在0.5%—1%左右,預計將為其帶來340億—680億元人民幣的被動跟蹤資金。
“從某種程度上看,指數投資對本輪算力股的上漲起到推動作用,其本質是被動資金配置邏輯與市場定價機制深度融合的結果。”一位公募基金研究人士表示,“當看好后市的資金通過申購ETF入市時,基金管理人需要被動買入這些成份股,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配置盤,這種鎖定效應減少了市場上的浮動籌碼,為股價上漲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可以說,ETF為這些明星股的崛起搭臺,后續的主動資金則上臺唱戲,共同推動了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韋冀星進一步指出,ETF的發展將會強化龍頭風格,尤其是ETF權重股重要性提升。ETF天然偏向權重股和龍頭股,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或存在虹吸效應。因此,在本輪資金入市的方式發生改變后,市場風格可能更向龍頭化趨勢演變,成長風格的貝塔將會從微盤、小盤成長擴散到中大盤成長。
重塑資金入市習慣
近期,買股票不如買ETF、牛市選股不如買ETF等吸睛言論再次刷屏,不少投資者感受到持有的股票漲幅跑不贏大盤,眾多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牛市買股還是買ETF的經驗。
6月以來,雖然寬基型ETF連續3個月出現凈贖回,且凈流出規模達到1978億元,但非寬基型ETF的規??焖贁U張,6月到8月凈流入達到2279億元,化工ETF、證券ETF、酒ETF等產品凈流入規模均超過50億元。
韋冀星認為,部分投資者引用新開戶數、主動管理新發規模等數據來印證本輪資金尚未開始大舉入市,但忽略了資金入市方式的變化。資金入市的方式正在由主動基金變成ETF,特別是資金青睞的非寬基型ETF的凈流入,從側面印證資金已經在快速入場,背后有四大原因——ETF產品豐富度高、渠道便利性高、費用低、決策成本低??梢姡Y金入市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國泰基金認為,ETF相對股票具有分散投資、門檻更低、成本更低的優勢,通過ETF投資者行為來看,ETF的持有人普遍換手率低于股票持有人,且ETF種類較多,覆蓋了不同的大類資產類別,是資產配置的好工具。投資者通過ETF參與A股投資,有助于分散個股風險,踐行資產配置、長期投資的理念。
上述公募基金研究人士進一步認為,投資者從主動基金轉向ETF,會降低大規模贖回迫使基金進行拋售的可能性。與主動型基金相比,被動型基金在收益不佳后遭受大規模贖回的可能性更低,因此被動化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市場壓力期間基金大量贖回所帶來的風險。
“ETF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良好投資工具,其發展壯大也表明了境內投資者觀念的轉變。從宏觀環境來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深水區,產業迭代讓資本市場呈現出相應的結構性特征,ETF成為投資者抓住行業快速輪動機會的重要抓手。從個人決策來看,信息化時代個人投資決策呈現鮮明的去中心化趨勢,通過持有和調整ETF組合,每一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投資觀點?!鄙虾D矱TF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表示。
雙刃劍特性加大市場波動
然而,市場賦予ETF的強大力量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為行情搭臺,也可能在特定機制下成為波動的放大器,助漲的另一面便是助跌。
當市場情緒高漲時,資金持續涌入相關ETF,形成“股價上漲—資金流入—被動買盤—股價繼續上漲”的正向循環。然而,近期發生在AI芯片巨頭寒武紀身上的案例,則將ETF機制的另一面——規則驅動下的被動賣壓,展現得淋漓盡致。
8月29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根據指數規則,公司決定調整科創50等指數樣本進行三季度定期調整。按照科創50指數的編制規則,單個成份股權重不得超過10%。截至8月29日,寒武紀在科創50指數中的權重為15.4%,已經超過指數規定的10%上限,這次調整將帶來大量被動資金隨之調倉。
Wind數據顯示,跟蹤科創50的ETF規模約1740億元,若要將寒武紀的權重從15.42%降至10%,將導致這些科創50ETF被動減持寒武紀的股票約9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除科創50之外,近期,科創芯片指數也將迎來季度定期調整,該指數同樣要求單個成份股權重不超過10%。截至8月29日,寒武紀在科創芯片指數的權重已達到16.89%,跟蹤科創芯片的ETF規模約430億元,按上述方法計算需要賣出約30億元。
一位指數基金經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除了上述兩大指數外,科創AI、科創成長等指數均將在9月迎來季度調整,整體來看,寒武紀的權重下調或將引起相關指數基金被動賣出寒武紀近200億元左右的規模,占到寒武紀日成交額的六七成,如果集中一天調倉可能會對寒武紀形成巨大拋壓。
“為了避免過度集中拋售,我們會在指數調整公告發布后就慢慢調倉,但仍然難免會對股價造成影響。”上述基金經理表示。Wind數據顯示,8月29日至9月5日,寒武紀股價已經回調了19.3%。
瑞銀中國非銀金融研究團隊表示,ETF規模擴張往往會增強市場的流動性,但隨著ETF規模進一步增長,納入和剔除成份股所帶來的短期股價波動受被動資金進出的影響或將加劇。
華安證券金融工程團隊也認為,ETF持有量更多的股票比其他類似的證券更具波動性,且ETF交易產生的波動性至少在短期內是一種不可分散的風險來源,因為指數化可能導致資產收益和流動性的更大協同變動。
亟需從規模擴張到生態完善
在ETF對A股市場越來越舉足輕重的同時,其潛在的風險與挑戰也日益凸顯。如何避免ETF可能加劇熱門賽道的估值泡沫和股價波動;如何提前應對指數權重調整或行業基本面變化引發的集中資金流出,ETF機制的持續優化勢在必行。
國泰基金建議,ETF的設立門檻可以參考發起式基金的門檻,可改變當前上市后短期內資金迅速退出的格局;盡早推出行業ETF期權,為行業投資提供熨平波動的工具;基金合同中規定多次分紅的ETF可納入OCI(其他綜合收益)賬戶等。
“近年來,海外市場已見證了新型ETF產品的蓬勃發展,例如運用期權的下跌保護、備兌增強等策略ETF,以及采用透明模式的主動管理型ETF等。展望未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與深化,我們有理由相信,境內ETF產品的種類與形態將更加多元化,滿足不同投資者多元的需求。例如可以考慮推出杠桿ETF、反向ETF、主動管理型ETF等特定投資策略的ETF產品。此外,還可以考慮引入更多智能投顧和量化投資策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投資者體驗?!绷硪患褽TF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
易方達指數基金經理成曦表示,一方面,近年來海外主動管理型ETF、特定策略型ETF等創新產品快速發展,把這些創新形式與中國市場實踐相結合,有望進一步拓寬ETF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隨著股指期貨、ETF期權等衍生品工具持續豐富,ETF投資者能夠更好地進行風險對沖和資產配置,ETF生態圈將更趨成熟,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當下,中國ETF市場已突破5萬億元,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國泰基金表示,未來5—10年,中國ETF市場將邁入生態完善與功能深化的成熟階段,隨著ETF產品類型的豐富,更多匹配國家戰略的產品類型推出,未來ETF將超越被動投資工具定位,成為長期資金的壓艙石和資源配置的優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