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藏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我們從雪域高原到中亞腹地,再到南美鋰都,始終以資源開發為紐帶,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以更開放的姿態和更穩健的步伐,邁向全球礦業舞臺的中央。”證券時報“從資本市場看地方高質量發展”大型融媒報道采訪組日前在西藏調研時,西藏珠峰副董事長兼總裁茅元愷表示。
西藏珠峰被認為是藏企“走出去”的典范,其構建了“一體兩域”發展格局,即以有色金屬開發為主體,同步深耕中亞和南美兩大戰略區域。目前,西藏珠峰依托塔中礦業打造中亞有色金屬產業基地,同時前瞻布局南美“鋰三角”新能源資源開發,形成了傳統礦業與新能源雙輪驅動的國際化業務體系。
作為西藏珠峰有色金屬業務的支柱,主體礦山位于塔吉克斯坦的塔中礦業,在中亞地區已構建了從資源勘探到冶煉加工的全產業鏈體系。目前,塔中礦業形成了400萬噸/年采選產能和5萬噸/年冶煉產能,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西藏珠峰正在推進200萬噸采選擴建項目及冶煉產業鏈延伸項目。此外,西藏珠峰2017年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深耕南美大陸,其控制的阿根廷鋰鹽湖項目位于南美“鋰三角”區域,資源儲量大,極具發展空間,對于國家能源安全和戰略資源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茅元愷表示,西藏珠峰的發展歷程,是西藏本土企業不斷進取、突破自我的生動寫照。1998年,“珠峰摩托”在西藏誕生,迅速在全國摩托車市場站穩腳跟,成為行業佼佼者。2000年,西藏珠峰在上交所上市,2015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注入塔中礦業,實現了從傳統制造業向資源開發型企業的戰略轉型。
自2015年重組上市以來,西藏珠峰累計實現凈利潤近47億元,不僅印證了市場對西藏珠峰發展前景的認可,更彰顯了西藏企業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我們深知,企業的成長離不開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因此始終將回饋投資者作為重要使命,向全體股東實施現金分紅近12億元,以實際行動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茅元愷說。
上市25年來,西藏珠峰從雪域高原到國際舞臺,從最初的摩托車制造到如今橫跨兩大洲的國際化布局,如今已完成了從傳統制造到資源開發的華麗轉身。
2019年,西藏珠峰旗下塔中礦業投資建設的中塔文化交流中心正式啟用,已成為兩國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中塔文化交流中心設立的“西藏發展”主題展區,通過珍貴影像、實物展陳和數字互動等形式,生動展現西藏自治區歷史變遷、文化傳承與發展成就,讓國際訪客直觀感受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歷程。
2025年5月,來自阿根廷薩爾塔省普納高原青少年足球隊與雪域高原的青少年們在西藏日喀則開展了一場跨越山海的足球友誼賽,這是一場跨越兩萬公里的文化對話。“作為西藏本土企業,我們深知,這樣的文化交流比任何廣告都更能讓世界了解真實立體的新西藏。”茅元愷說。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新起點上,西藏珠峰愿做雪域高原的文化使者,讓西藏故事傳得更遠,讓西藏聲音更加響亮,這是我們對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最誠摯的感恩與回報。”茅元愷說。
未來,西藏珠峰將繼續以產業為基、以文化為橋,讓世界通過西藏企業的窗口,看見一個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