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概念股,再度爆發!
8月19日,A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02%,深證成指跌0.12%,創業板指跌0.17%。個股表現依舊活躍,全市場上漲股票數量接近3000只,下跌個股2200多只。
值得關注的是,機器人概念股午后集體拉升,帝奧微、宜安科技、天潤工業、拓普集團、領益智造等30多只相關概念股漲停或漲超10%。工業富聯尾盤也被大單拉升至漲停,總市值逼近1萬億元。
當天,英偉達與鴻海合作開發的人形機器人將在11月亮相的消息,是刺激機器人板塊走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機器人概念股集體拉升
繼昨日出現漲停潮后,機器人概念股今日再度強勢拉升。午后,帝奧微、天潤工業、拓普集團直線漲停,領益智造、宜安科技、安培龍、儒競科技、豐立智能等紛紛跟漲。
工業富聯午后也持續拉升,尾盤時封死漲停板,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該股全天成交額超過127億元,總市值也攀升至9713億元。
19日當天,有媒體報道稱,鴻海將在11月舉行的鴻海科技日中,推出與英偉達合作開發的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以及實際場景應用案例。鴻海發言人表示,鴻海密切關注機器人領域的各種發展,與英偉達在此領域多方合作,在人形機器人大腦開發上進行多技能AI模型的訓練。
此前,市場已傳出,鴻海位于美國休斯敦的新工廠將導入與英偉達合作的人形機器人,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上線,生產GB300 AI服務器。鴻海正在訓練機器人拿取與放置物體、插入纜線的組裝工作。在AI服務器制造流程中使用人形機器人,也象征AI與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值得關注的是,在機器人領域,上海又發布了支持政策。8月19日,《上海市加快推動“AI+制造”發展的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其中提出,推進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多類型具身智能在典型場景中的實用化部署。加快機器人應用,支持電子信息、汽車、裝備等重點行業面向重復性強、危險性高、對健康存在危害的工作場景部署應用工業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安全性。推動智能機器人在裝配、焊接、噴涂、物料搬運等環節開展規模化應用。推動鋼鐵、船舶等行業打造人機協同智能制造作業單元,實現復雜工序無人化。
產業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從政策層面來看,2025年以來,各地持續出臺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
8月11日,杭州市發改委發布《杭州市促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并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將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納入全市政策支持框架,通過制度設計增強政策合力,進一步規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8月9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其中提出,聚焦模型算法,突破多模態大模型、世界模型等“大腦”關鍵技術,開發面向實際場景需求的具身“小腦”,構建具身智能仿真訓練軟件基礎底座,推動機器人通用本體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和產業化。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于20項;建設不少于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實現百家行業骨干企業集聚、百大創新應用場景落地與百件國際領先產品推廣,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3月3日,深圳印發《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計劃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
2月28日,北京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培育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不少于50家,形成量產產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業商業、個性化服務三大場景實現不少于100項規模化應用,量產總規模率先突破萬臺,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此外,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湘財證券表示,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遠非一場炫技表演的落幕,而是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這預示著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其發展將更加規范化、競技化和全球化。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機器人行業召開諸多大會,均保持很高的熱度,讓大家看到了人形機器人的產業進步,為板塊帶來持續的催化。后續仍有智元機器人合作伙伴大會、Optimus三代機發布、國產機器人招投標等潛在催化值得關注。繼續看好板塊整體行情,推薦產業趨勢更優、放量更快的傳感器、靈巧手、垂類應用端、國產供應鏈條等環節。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