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深化,公募基金調研熱情顯著增長。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周(2025年8月11日—8月17日)共有139家公募機構參與到A股調研活動中,覆蓋到20個申萬一級行業(yè)中的66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729次,較前一周增幅為46.39%。
具體來看,醫(yī)藥生物行業(yè)最受公募調研青睞,上周共有10只個股獲得公募基金調研,合計獲調研次數達151次,無論是獲調研個股數量還是調研次數,均明顯領先其他行業(yè)。計算機行業(yè)也有4只個股獲得公募基金調研,合計獲調研次數達100次,在申萬一級行業(yè)中排名第二。此外,電子、電力設備、基礎化工和美容護理亦受到公募機構調研關注,獲調研次數均不少于50次。
個股方面,上周37只股受到公募機構調研青睞,獲調研次數均不少于5次,其中9只個股獲調研5—9次,18只個股獲調研10—19次,另有10只個股受到公募機構不少于20次的高頻調研。
其中,美容護理行業(yè)的百亞股份獲公募機構調研達53次居首,同時也是該行業(yè)中唯一一只公募調研股,吸引到博時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等逾三成公募機構扎堆調研。醫(yī)藥生物和計算機行業(yè)個股受到公募機構調研高度關注,其中醫(yī)藥生物行業(yè)中有3只個股入圍前十,分別是南微醫(yī)學、安杰思和安科生物,依次獲調研46次、32次和32次。計算機行業(yè)中有2只個股入圍前十,分別是德賽西威和金橙子,依次獲調研46次和45次。
對于近期公募基金積極調研的情況,排排網集團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2025年8月11日以來,公募調研熱情攀升,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市場行情向好,A股市場情緒升溫,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成交額增加,賺錢效應顯現,促使公募加大挖掘個股力度;二是上市公司中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市場信息透明度提升,公募基金為挖掘潛在投資機會、優(yōu)化持倉結構,積極開展調研活動。
對于近期市場行情,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當前股市流動性驅動仍將保持,股市賺錢效應提升,居民存款搬家和外資再平衡交易都有望帶來新增場內流動性。國內基本面正在政策發(fā)力的帶動下逐步好轉,基本面驅動也在逐步增強,后續(xù)有望接棒流動性因素成為股市的主要驅動,基本面驅動下的股市表現也會更加扎實和持續(xù)。
中歐瑞博的觀點稱,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已經有一些成長性行業(yè)具備了國際競爭力,從而在股市整體估值下行空間很有限的情況下,走出了持續(xù)上行的走勢。比如AI基建相關配套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藥等。在國內存款利率和債券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已經有限的背景下,股市對居民的吸引力則相對上升,雖然目前還未形成熱潮,但該趨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