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聞
央行: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美國宣布擴大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關稅的范圍,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兩周內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或達300%;
南向資金上周五(8月15日)創歷史最高單日凈買入紀錄。
重要的消息有哪些
央行: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央行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出,下一階段,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報告提出,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下階段,金融政策將著重從供給側發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
美俄總統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舉行會晤。
歐盟及歐洲多國聯合聲明:將推進籌備烏美俄三方會晤
歐盟委員會官網當地時間8月16日發布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德國總理默茨、英國首相斯塔默、芬蘭總統斯圖布以及波蘭總理圖斯克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稱,當天稍早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阿拉斯加會晤后,向歐洲領導人們以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匯報。各國領導人歡迎特朗普為結束俄烏沖突、以及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所做的努力。歐洲也準備與美國和烏克蘭合作,推進籌備三方會晤。
美國宣布擴大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關稅的范圍
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擴大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關稅的范圍,將數百種衍生產品納入加征關稅清單。
特朗普稱將對半導體征收關稅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兩周內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或達300%。
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58.76億港元 創歷史最高單日凈買入紀錄
上周五(8月15日),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58.76億港元,創歷史最高單日凈買入紀錄。此前最高凈買額為2025年4月9日的355.86億港元。
陳茂波:年內公布香港發展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方案
8月17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志稱,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相關工作正穩步推進。此外,特區政府已成立專責小組,檢視與黃金金融交易相關的各個范疇,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包括支持實體的黃金交割,將在年內公布有關方案。
膠版印刷紙期貨等五品種獲批
近日,中國證監會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膠版印刷紙期貨和期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注冊,標志著上期所即將上市全球首個文化用紙金融衍生品,同時加速實現成熟期貨品種期權覆蓋,上期所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證監會要求上期所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保障相關品種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這些公司新聞不能錯過
華友鈷業:上半年凈利潤27.11億元,同比增長62.26%。
華虹公司:籌劃購買華力微控股權,8月18日停牌。
圣農發展:上半年凈利潤9.1億元,同比增791.93%。
廣立微:上半年凈利潤1568.42萬元,同比增長518.42%。
曉鳴股份:上半年凈利潤1.85億元,同比扭虧。
國泰環保: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陳柏校被采取留置措施。
上緯新材:客戶申請破產保護,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神華:披露重組預案,擬向國家能源集團及西部能源購買資產。
冠石科技:目前不涉及電子束光刻機設備制造業務。
三連板金田股份:銅加工產品應用于芯片算力領域銷量占比較小。
五連板大元泵業:直接用于數據中心液冷的產品銷售收入占比較小。
東方財富:上半年凈利潤55.67億元,同比增長37.27%。
生益電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52.11%,擬10派3元(含稅)。
建投能源:上半年凈利潤8.97億元,同比增長157.96%。
芯朋微:上半年凈利潤9049.35萬元,同比增長106.02%。
瑜欣電子:上半年凈利潤5092.9萬元,同比增長101.61%。
皖維高新:擬投建20萬噸/年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樹脂項目。
安利股份:控股子公司安利越南四條干法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
賽微電子:控股子公司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OCS(光鏈路交換器件)通過驗證并啟動試產。
協創數據:擬不超12億元采購服務器用于算力租賃服務。
券商關注什么
國泰海通:港股牛途繼續向上
盡管6月末以來港股表現偏弱,但美聯儲降息或臨近,港幣匯率持續承壓現狀或有望扭轉,匯率對港股的壓制作用也將弱化。借鑒歷史上港股占優行情,本輪港股強勁源于港股資產更具稀缺性,吸引增量資金不斷流入。港股科技、消費類資產與當前AI應用、新消費等產業趨勢相關度更高,且基本面更優,相較A股而言仍具有稀缺性,有望吸引南向資金繼續流入。AI應用加速落地中,充分受益AI周期的港股科技是主線。
中信建投:CXO拐點顯現,估值修復
國內CXO行業經歷醫藥市場投融資遇冷以及新冠大訂單帶來的高基數影響,2023—2024年行業進入調整階段,業績承壓。海外市場需求2023年底開始出現復蘇,2024年國內頭部企業海外訂單出現恢復性增長,率先迎來經營拐點。國內諸多創新藥資產近年來陸續進入臨床中后期,臨床數據不斷通過概念驗證,出海趨勢逐漸明確,諸多首付款以及潛在里程碑的確認成為國內創新藥企資金重要來源。同時隨著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的活躍以及科創板未盈利企業上市渠道再次開啟,國內需求有望迎來進一步恢復,帶動CXO產業鏈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
校對: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