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持美國國債。
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財政部官網發布的6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 Data for June)(下稱“TIC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1277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02億美元。其中,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7564億美元,較上月增持1億美元,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增持美國國債。
TIC報告長期以來是全球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跟蹤海外投資者持有美債變化的重要參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外國投資者在美凈增持證券資產(包括美國長期、短期證券和銀行現金流)778億美元,其中,私人外資凈增持73億美元,官方外資由上月的凈減持轉為凈增持705億美元。
在外資持有美國長期證券方面,6月外國投資者凈增持美國長期證券1923億美元,主要是私人外資增持力度大,當月凈增持1546億美元,官方外資凈增持377億美元。若考慮到海外投資組合通過股票互換購入的美股并進行調整,6月外國投資者凈增持美國長期證券1508億美元,上月為凈減持2594億美元。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一旦美股上漲動能弱化,風險偏好可能趨弱,對應流入美債的資金可能會再度提高。美國經濟最終會有所放緩,疊加風險偏好重新調整以及降息預期的抬升,美債需求可能重新回暖。
截至今年6月,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前三的地區分別是日本、英國和中國,并都在6月增持美國國債。
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第一大債主,日本目前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已達到1.1476萬億美元,較上月增持126億美元,延續今年以來不斷增持美國國債的態勢。第二大債主英國目前持有美國國債8581億美元,較上月大幅增持487億美元。
中國截至今年6月持有美國國債規模7564億美元,較上月增持1億美元。自2022年4月以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始終低于1萬億美元,總體呈現逐步減持態勢。今年3月起,中國由美國國債海外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
申萬宏源研究宏觀首席分析師陳達飛認為,由關稅引發的“滯脹擔憂”仍在,財政可持續性又添新的擾動,美元指數或將延續走弱,而美股與美債高波動中,“股債匯三殺”或將“脈沖式”反復上演。隨著利率的波動性和資產之間的相關性變化,將影響美債“安全溢價”。
責編:李丹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