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突發。
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擴大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關稅的范圍,將數百種衍生產品納入加征關稅清單。
美國商務部在當天晚間發布的《聯邦公報》公告中表示,工業與安全局已將407個產品編碼加入《美國協調關稅表》,這些產品將因所含鋼鐵和鋁成分而被加征額外關稅。
公告稱,這些產品中非鋼鐵和鋁的部分,將適用特朗普總統對特定國家商品所征收的關稅稅率。擴大的關稅清單將于8月18日正式生效。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進口鋼鐵和鋁及其衍生制品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該關稅政策自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6月4日凌晨0時01分起生效。
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兩周內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或達300%,芯片股總體加速下跌,其中應用材料股價收跌超14%,美光科技跌3.5%,超威半導體公司(AMD)下跌1.9%。
據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報道,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認為,美國對進口芯片和半導體征收約100%的關稅,無疑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能迫使部分企業回流美國或在美投資;另一方面,反而會加速“去美國化”。美國企業將海外產能轉向當地市場銷售,外國企業也避開美國市場構建本土供應鏈,最終削弱美國的全球產業地位。
波士頓咨詢公司多年前的研究報告已預警,如果美國強制半導體產業回流,其芯片產業規模或將跌至世界第二或第三位。因為芯片產業包含設計、設備、材料、晶圓、封裝測試等七大全球分布環節。根據世貿組織全球價值鏈報告,美國僅占全球供應鏈35%的份額。這種強制性政策將促使其他國家繞開美國,構建非美供應鏈體系,反而可能導致美國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地位進一步下滑。
何偉文進一步分析稱,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成功高度依賴海外市場,新關稅政策一旦實施,無疑將會對這些企業造成影響。
以蘋果公司為例,2023年,其海外市場占總銷售額的六成以上。正是依托全球市場布局和跨國產業鏈整合,該企業才能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如果蘋果僅在美國本土完成全部生產裝配,其產品將喪失國際競爭力,市場規模也將急劇萎縮。
綜合自:央視新聞、券商中國等
責編:李丹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