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8月15日)再度飆升,滬指一度重返3700點上方,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創階段新高;全A成交額連續三日突破2萬億元;港股走勢疲弱,恒生指數跌約1%。不過,南向資金逆市凈流入,刷新單日凈流入紀錄。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在券商、保險等板塊的帶動下強勢上攻,一度收復3700點,創業板指盤中漲近3%。截至收盤,滬指漲0.83%報3696.77點,深證成指漲1.6%報11634.67點,創業板指漲2.61%報2534.22點,北證50指數漲逾3%,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2732億元。
場內超4600股飄紅,券商板塊領漲,長城證券漲停斬獲3連板,東方財富盤中漲超11%,全日成交超440億元,位居A股成交額首位;半導體板塊走高,杰華特尾盤漲停,華虹公司漲超11%創歷史新高;消費電子概念活躍,奕東電子、影石創新20%漲停,歐陸通一度漲停續創新高;新型電池概念崛起,捷佳偉創漲超10%,晶澳科技、通威股份漲超6%。值得注意的是,天邁科技、太辰光大幅跳水,均跌超12%;洪田股份、航天科技跌停。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收跌0.98%,報25270.07點;恒生科技指數跌0.59%,報5543.17點。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資金今日成交凈買入358.76億港元,單日凈買入金額創歷史新高。個股方面,京東健康、中信建投證券漲超10%,五礦資源、中金公司漲超8%,中信證券漲逾7%;網易、京東集團、阿里巴巴等跌逾3%。
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創歷史新高
截至收盤,南向資金今日成交凈買入358.76億港元,單日凈買入金額創歷史新高。此前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今年4月9日,當日凈買入355.86億港元。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截至今日收盤,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9389.21億港元,已遠超去年全年8078.69億港元。
券商板塊爆發
券商板塊盤中集體走高,截至收盤,長城證券漲停斬獲3連板,天風證券亦漲停;東方財富漲近10%,盤中漲近12%創年內新高;中信證券漲近5%。
金融IT概念亦走強,指南針20%漲停,同花順漲超16%,財富趨勢漲超11%,大智慧漲停。
綜合來看,券商板塊大幅走高,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
首先,市場熱度升溫,投資者積極跑步入場。數據顯示,7月A股市場新開戶數達196萬戶,同比增長71%,2025年已累計新開1456萬戶。另外,近日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體現出投資者風險偏好的進一步提升。
其次,上市券商半年報業績快報、預告陸續披露,資本市場回暖推動業績大幅增長。
最后,政策引導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結構調整面臨拐點,低利率及資產荒下,險資、理財、公募的權益類占比均有望觸底回升。增量資金接力入市打開券商經紀、兩融、資管、投行等業務的增長空間。
對于該板塊,開源證券指出,2024年新“國九條”、央行等金融部委“組合拳”穩股市的長效影響持續,個人投資者和中長資金持續流入,交易活躍度中樞持續抬升,兩融規模擴張、權益自營加倉和海外業務高景氣有望帶來券商業績超預期,板塊估值仍在低位,機構欠配明顯,繼續看好券商板塊機會。
光伏產業鏈股拉升
光伏產業鏈股盤中大幅拉升,截至收盤,捷佳偉創漲超10%,奧特維、英諾激光、晶澳科技漲超7%,通威股份漲逾6%。
據報道,隨著“反內卷”趨勢的持續發酵,光伏組件市場近期呈現價格回升態勢。多家頭部經銷商透露,一線組件企業的對外報價已攀升至0.7元/W,部分型號更出現供應短缺,其中710W大版型組件的缺貨現象尤為突出。
中信證券近日指出,“反內卷”在國內已提升至國家戰略行動高度,光伏作為當前同質化低價競爭和產能階段性過剩問題突出的行業,是本輪“反內卷”的核心陣地。在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前提下,隨著行業回歸規范化有序競爭,以及潛在供給側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產業鏈有望迎來價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復,基本面有望得以夯實和改善。同時,技術創新仍將是光伏走出同質化競爭困境的根本路徑,具備產品差異化、市場高端化、制造品牌化優勢的廠商有望迎來業績率先反轉和長期成長。建議重點關注在光伏“反內卷”不斷推進下,具備長期競爭力和量價回升彈性的龍頭公司。
消費電子概念活躍
消費電子概念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杰華特、奕東電子、影石創新20%漲停,歐陸通漲超19%,華虹公司漲超11%。
機構表示,電子板塊6—7月進入半年報博弈期,行業受益5月、6月搶出口效應,預計半年報表現繼續保持強勁,考慮7—8月關稅談判逐步落地,8—9月消費電子產品密集創新發布,同時自主可控進展順利,泛工業需求持續景氣,消費電子將受益于關稅談判落地+創新持續,自主可控將受益于關注度提升+事件催化。
責編:萬健祎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