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第十三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AI 2025)在北京開幕。智能體作為大會的核心議題,實現了深度應用與創新實踐。
本次ISC.AI 2025大會由全球首個L4級別的智能體系統“納米AI”深度賦能,大會開場show由納米AI智能體蜂群支持,全景展現從頂層戰略到產業騰飛與科技突破的躍升,演繹大國崛起史詩。開幕式由首個納米AI賦能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主持,打破虛擬與現實邊界,為與會觀眾帶來全新參會體驗,開創智能體辦會“試驗田”。
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東方企業創新發展中心、360互聯網安全中心、ISC.AI大會組委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與安全專業委員會等承辦。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進入下半場,智能體技術加速突破實驗室邊界,深度融入產業核心領域,日益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關鍵引擎。
為助力人工智能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與協同治理,廣大民營企業要把握時代機遇,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來君提出三點建議,首先要胸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其次要堅持開放式創新,促進成果加速落地;最后要共繪同心圓,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體系。
智能體黑客的出現加劇了網絡攻防的不對稱性,人工智能之于網絡安全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原副主任,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指出,要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潛力的同時確保其發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使其成為守護安全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
推動AI技術和數字安全的融合發展成為助力數字化建設、提速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ISC名譽主席、教授鄔賀銓在致辭中表示,首先,要深化行業大模型協作,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其次,要加速大模型技術創新與架構演進,提升效率與可及性;再次,要創新升級數字安全防護體系,構建AI驅動的主動免疫;最后,要深化國際合作,共建開放、包容、安全的數字未來。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安全的融合發展,已成為賦能數字化建設、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洪朝表示,北京將充分發揮首都核心優勢,積極探索數字經濟改革發展模式,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構建“人工智能+數字安全融合發展”的嶄新格局,為打造中國數字經濟“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北京標桿”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