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按照“模型驅動、應用示范、群鏈協同、開源生態”的總體思路,通過布局重大技術攻關、建設典型應用示范、構建產業特色集群、打造開源優質項目,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于20項;建設不少于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實現百家行業骨干企業集聚、百大創新應用場景落地與百件國際領先產品推廣,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將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量產元年,具身智能機器人是AI與物理世界的重要結合,其量產及場景的開拓試驗性應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機器人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頭、產業鏈企業、科研機構及資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局,呈現出百舸爭流的競賽之勢。不同時代與技術背景的機器人整機公司、具身模型軟件方、總成、核心零部件及下游場景企業,共筑產業生態多元化,中國企業在產業鏈各環節均有布局,中國制造是全球機器人硬件降本的重要支撐,具備比較優勢。龐大且復雜的場景落地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的有效試驗場,當具身智能的“DeepSeek時刻”出現,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爆發將成就下一階段的科技產業浪潮。看好具身智能機器人未來十年以上的發展機遇。
國金證券認為,具身智能是AI最強應用,而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則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在電動化之后,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ROBO+賽道將重塑整個汽車產業鏈,成為汽車板塊最強產業趨勢。1)智能駕駛:高階智駕1—N,Robotaxi0—1,供應鏈芯片、激光雷達、光學器件和清洗等賽道迎來爆發式增長。2025年高階智駕滲透率步入爆發式增長,智能駕駛和Robotaxi共同驅動大算力芯片、激光雷達、光學器件、傳感器清洗系統等賽道高速增長。2)人形機器人:下半年關注上半身技術迭代及零部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