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做趨勢還是高切低?
行情的定位決定了主導資金的行為,資金的行為決定了上漲的行業結構及模式。歷史上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中,領漲行業大都是持續集中,而不是高切低輪動。背后的本質是資金對效率的追逐,更傾向于高共識品種,而非在低位品種里“蹲變化”。7月的行情演繹也驗證了這一點,行業逐步向趨勢性品種聚焦,而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
近期增量流動性邊際上有所放緩,行情需要降溫才能行穩致遠。目前我們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藥、資源、恒科以及科創板。
華泰證券:配置價值初步顯現
7月市場風險偏好繼續修復,高股息板塊整體表現受權重板塊銀行拖累,在主要股指中表現較為一般,內部結構分化依舊明顯,銀行在高股息內部表現居后,“反內卷”催化下的周期型高股息品種在供需結構改善預期下表現較優。展望8月,我們認為市場風險偏好的趨勢仍將延續,對立資產的強勢或使得高股息板塊仍缺乏相對收益,但部分穩健及潛力高股息品種當前已跌出股息率性價比,配置價值或逐步顯現。
短期多維度來看,部分穩健及潛力型高股息品種當前股息率已具備性價比,配置價值或將逐步顯現,申萬二級視角下,白色家電、銀行、港口等板塊當前股息率較高。
申萬宏源:牛市中的調整波段
我們對上周短期調整背景的理解是:前期市場突破后,演繹高切低行情,雖然疊加了“反內卷”等驅動周期修復,但本質上還是輪漲補漲、尋找牛市主線的過程。但隨著輪漲補漲行情演繹趨于充分,賺錢效應擴散至高位,短期市場穩定性略有下降。此時市場迫切需要重新聚焦主線,暫時求而不得,引發了調整。在調整波段中,市場將會消化2025下半年經濟增速預期回落+政策重點仍偏向調結構的預期。
8月市場回歸震蕩市,而9月3日閱兵前可能還有上漲波段。關注穩定資本市場預期發力,國內自主可控催化帶來的脈沖機會。能夠帶領A股重回中期強勢,有潛力成為牛市主線的結構主要方向還是AI和機器人等科技賽道;以及“反內卷”推動下,盈利能力抬升的先進制造。目前還需要等待關鍵催化兌現。
9月3日閱兵前關注自主可控和國防軍工的脈沖機會,啞鈴型策略(高股息+微盤股)可能迎來反彈。“反內卷”是后續上行催化的主要來源,中游制造“反內卷”長期改善盈利能力,但短期推動有阻力。我們認為,潛在牛市最終是科技牛是大概率,港股最終好于A股是大概率,港股可能先調整先企穩。
興業證券:新一輪行情隨時可能啟動
經歷6月下旬以來的持續上漲,上周后半周市場波動放大、指數有所回落,也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做多情緒的動搖。對此我們認為,不必因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
支撐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依然未被破壞,并且,后續依然有較多提振市場信心的潛在催化,新一輪行情隨時可能啟動。無論是8月GPT5發布等產業趨勢的催化、中美貿易商談情況的落地,以及可能的“反內卷”政策的進一步部署、9月美聯儲的降息,還是9月3日大閱兵、10月“十五五”規劃會議等支撐國內中長期的宏大敘事,當前市場對于有利于風險偏好的政策和事件反應愈發積極,這些重要事件很可能就是新一輪股市向上的信號。
配置上,短期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布局低位成長主線,同時擇機把握“反內卷”政策導向下的長期機會,并隨時做好新一輪向上行情的準備。
國投證券:牛市大邏輯并未受到破壞
上周大盤指數小幅回調,源于國內中央政治局會議相對溫和的經濟刺激與海外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低于預期誘發美股大跌,使得部分資金出現階段性止盈。目前看,海外美經濟是否因最新非農數據大幅不及預期而陷入“滯脹”或者“衰退”無法明確判斷,仍需跟蹤觀察;同時國內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財政、貨幣、消費、企業經營等領域均有積極表態,無需擔心政策呵護出現調整。總結看,本輪由于主動信貸擴張所形成基于流動性推動的牛市大邏輯并未受到破壞,8月大盤指數預計在“銀行搭臺、多方唱戲下”維持強勢,向上空間暫依然無法明確,眼下重在結構。
當前我們對于結構排序是:第一,低估值大盤科技成長類(比如創業板指);第二,基于產業邏輯的科技科創類(創新藥、AI與半導體)、全球定價資源品類(等待中美歐經濟共振);第三,國內定價類周期品;第四,傳統消費類大盤成長(后周期)。
光大證券:8月市場風格或偏向順周期
當前來看,本輪行情或許會以“輪動補漲”特征為主,補漲的機會更值得關注,申萬一級行業中,重點關注機械設備、電力設備,二級行業中,重點關注工程機械、化學纖維、自動化設備、商用車。長期關注消費、科技自立以及紅利方向:消費主線關注政策補貼、服務與新消費方向;科技主線關注AI、機器人、半導體、軍工等方向;紅利主線關注部分高質量的紅利個股。
展望未來,市場仍存在一些預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資金持續流入及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等。因此,我們認為,下半年市場將開啟下一階段上漲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階段性高點。預計8月市場風格偏順周期,五維行業比較框架視角下,關注家電、非銀、電力設備等行業。
招商證券:A股在8月創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較大
展望8月,市場可能會呈現指數在8月中上旬呈現震蕩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回歸此前的上行趨勢,并可能繼續創新高。
8月中上旬,在前期市場明顯上漲后,進入業績披露月。整體來看,上市公司業績喜憂參半,部分漲幅比較大的偏主題概念類股票面臨業績披露前的調整壓力。而8月下旬業績披露靴子落地后,重新進入業績真空期狀態。8月上旬,對于中美關稅沖突升溫的擔憂可能一直反復,但是到8月12日前后,新一輪關稅事件節點落地后,更加臨近大閱兵和四中全會,風險偏好有望重新恢復。
從中期的角度來看,半年報有望確認上市公司整體自由現金流改善的邏輯,強化重估A股的邏輯;同時,市場目前站上的扭虧阻力位,盈利效應積累后,場外增量資金在持續流入,最終,A股在8月走出先抑后揚,創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較大。
華西證券:暫時的折返,“慢牛”行情趨勢不變
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和新一輪中美經貿會談落地后,市場對增量政策的博弈降溫,指數連續五周上漲后具備階段休整的需求。往后看,美聯儲降息預期重燃,國內宏微觀流動性仍較為充裕,有利于A股慢牛趨勢的延續。“623”行情以來,A股各板塊“輪動上漲、低位補漲”的特征明顯,賺錢效應的持續性更好,同時市場增量資金來源較為廣泛,除了融資資金以外,公募、私募機構的參與度也有提升,在資產配置荒格局下,后續“居民配置資金入市與股市慢漲”的正反饋效應也有望加強。
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新技術、新成長方向:如AI算力、機器人、固態電池等;紅利板塊回調后帶來再配置機會,如部分低估值中字頭。
銀河證券:市場或將處于局部熱點輪動行情之中
短期來看,市場在經歷前期上漲行情后,資金博弈或使得短期行情波動加大。全球經貿關系趨于緩和,但隨著關稅緩和期重要節點臨近,依然要關注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的擾動。預計市場維持在震蕩偏高中樞運行,關注結構性機會。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半年報集中披露期,市場或將處于局部熱點輪動行情之中,把握業績確定性較強的配置機會。中長期來看,市場向好趨勢不改。在“十五五”發展新藍圖下,市場將聚焦更長期視角下的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趨勢向好。
配置機會:第一,“反內卷”是政策聚焦主線之一。在經歷近期上漲行情后,概念內部或呈現一定程度分化,隨著政策細則的進一步落地,“反內卷”概念仍將是貫穿市場行情的主題。第二,科技成長板塊。AI技術革命與新興產業趨勢催化下,成長板塊有望展現出較高景氣度。“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逐漸推進,后續軍工板塊值得關注。第三,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近期銀行等高股息板塊出現短期調整,但中長期配置邏輯依然清晰,建議關注調整后的配置機會。第四,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重點關注服務消費板塊的增長潛力。
浙商證券:“慢牛”行情依舊可期
展望后市,大盤在沖高回落后已確立短期調整趨勢,預計調整將持續兩周左右。但同時市場依舊在上升趨勢中,上證指數20日均線、下方缺口、上升趨勢線都是有效技術支撐;而即便趨勢線被擊破,上證60日均線依舊是有效的中線支撐,因此大盤總體無憂,“慢牛”行情依舊可期。
配置方面,基于“短線調整中線無礙,開倉需要兩個條件”的判斷,建議堅持當前中線倉位,若滿足兩個條件(指數在調整期內守住上升趨勢線+美元對人民幣離岸匯率掉頭向下),則可以增加短線倉位。行業配置方面,繼續采取“1+1+X”均衡配置(大金融中銀行、券商+軍工/計算機/傳媒/電子/電新等科技成長),但需要注意積極挖掘年線上方低位個股,做好板塊內“高低切”操作。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