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有望迎來首家商業航天公司!
7月30日,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已啟動上市輔導,擬在科創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
輔導備案報告顯示,藍箭航天控股股東為張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繪科技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占公司14.68%的股份。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證監會6月18日發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以下簡稱《科創板意見》)后,藍箭航天即積極準備IPO相關籌備工作。僅一月有余,該公司即于7月25日與中金公司簽署輔導協議。
根據《科創板意見》,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適用范圍擴大至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三大前沿領域,重點服務技術有較大突破、商業前景廣闊、持續研發投入大,目前仍處于未盈利階段的科技型企業。
以商業航天為例,商業火箭行業前期研發周期長,直到商業發射階段才能獲取批量訂單并形成規模收入。但另一方面,我國目前航天運力缺口巨大,火箭企業一旦與客戶形成穩定合作關系,其后續增長預期較為穩定,有市場機構預計,2027年我國火箭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
領中資本管理合伙人、上海國創中心理事長黃巖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曾以藍箭航天為例表示,其作為早期投資人,正是看中藍箭航天在火箭發動機自主研發、量產及發射驗證上的硬核壁壘,盡管早期不被市場理解,也會因“絕對剛需”逐漸被接納,“如今政策為這類技術領先但尚未盈利的企業開了綠燈”。
成立于2015年的藍箭航天,是國內最早成立的民營商業火箭企業之一。2023年,藍箭航天朱雀二號遙二火箭成功發射,成為全球首枚入軌的液體甲烷火箭。今年6月20日,藍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一級動力系統完成試車。
根據公開信息,藍箭航天自成立以來累計融資約10輪。最新的融資為2024年12月,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對藍箭航天投資9億元,成為藍箭航天歷次融資中單筆投資金額最大的投資機構,資金將主要用于藍箭航天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的研制、試驗測試及生產。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藍箭航天目前機構股東中包括碧桂園創投、領中資本等,不過紅杉資本等部分機構股東已在今年5月退出。
校對:楊舒欣